近日,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湖南烈士公园管理处协办的非遗贺新春——2025年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在湖南烈士公园圆满落幕。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要求,营造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促进非遗与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春节非遗、自觉传承春节非遗而举办的。活动自2月11日下午启动,延续至2月12日元宵节夜晚,汇聚50余个来自三湘四水的非遗项目,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湖南非遗盛宴。
活动地点选在湖南省首个“国家重点公园”和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烈士公园举行,是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工作的背景下,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新路径,实现空间融通、资源融汇、业态融合,打造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湖南非遗展示新窗口的一次有益尝试。
(2025年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活动现场)
参与人次创新高,全民共享非遗盛宴
本次活动精心策划了非遗产品展示展销、非遗主题油画特展、非遗美食品尝、非遗手工体验、非遗节目表演等内容,让市民游客体验了一场“家门口”的非遗盛宴,近距离感受了湖南非遗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此次活动在2天的时间里,吸引了超4万人次到现场参与。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吹糖人、芦花江猪腰子糖油粑粑制作技艺、糖塑(宁乡徐氏糖画)等非遗项目受到小朋友们的追捧,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南县(旌派)锅盔、墉城十八子小吃、朱氏柴火月饼、芷江酸萝卜等非遗美食销售一空。“我之前在网上买了羞山官厅
面,没想到是我们湖南的非遗,这次又买了一些。”从株洲过来的游客罗子怡两只手提满了非遗产品。现场其他市民游客们纷纷表示:活动内容丰富,让他们对湖南非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场还有外国游客参观了解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非遗项目的,志愿者们以流利的英文向外国游客推介湖南非遗。
(游客体验吹糖人、宁乡徐氏糖画等非遗项目)
(外国游客体验湖南非遗魅力)
互动体验感拉满,传承人展示技艺亮绝活
为了让市民游客拥有更好的体验,本次活动没有门票,免费开放,专门设置了游园集章互动打卡,完成任务的游客还可抽取活动专门定制的湖南非遗精美文创礼品,并设置了线上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湖南非遗。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人宋停停现场飞梭走线,展示民族织锦的精美,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许多游客在互动体验区亲手编织寓意吉祥的中国结、制作掐丝釉彩、体验宁乡木活字印刷术,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舞动皮影,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中国结编织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妙华说道:“游客们在体验中都相当的开心,感受到了湖南非遗的魅力。”
传统医药类项目也颇受游客们的欢迎。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龙氏驱寒中医中药技艺、周氏药酒酿泡技艺等项目摊位前的游客络绎不绝,体验传统中医中药的神奇之处。
花鼓戏、传统口技、相声等湖湘传统非遗表演,汇聚了大量人气,很多市民表示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热闹的表演了,像逛庙会一样。
第一次参加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的祈福粑粑制作技艺传承人段中感慨:“现场太火爆了,好看、好玩、好吃、很有意义国潮范。”段老师的热情讲解也让更多游客第一次深入了解了湖南独特的傩文化。
(游客体验传统的猜灯谜习俗)
(游客体验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湖湘插花代表性传承人黎佩龙在现场展示了“三友凝情”“岁寒三友”等插花作品,其中“三友凝情”以松、竹、梅构成主体框架,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他的作品与湖南省著名画家袁光若的非遗系列油画作品共同将湖南烈士公园潇湘阁装点一新,营造出满满的艺术氛围,引发游客打卡拍照分享。
(黎佩龙插花作品)
多方参与声势浩大,非遗影响力持续扩大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人民网、央广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红网、华声在线、长沙晚报、长沙政法频道等20余家媒体发布新闻稿件30余篇,累计线上观看量达711万人次,并吸引游客在朋友圈、视频号、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自发分享打卡超2000次,现场抖音直播5场,观看量超15万人次。
活动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乃至在国外高校留学的学生踊跃报名担任志愿者,还有热爱传统文化的各行各业工作者也纷纷参与报名。他们活跃在活动现场各处,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为传承人提供贴心服务与协助,助力活动顺利开展。志愿者们的倾情奉献也得到了传承人的真心称赞和真诚感谢。
(活动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热心公益事业的“长沙工匠”曾龙辉也报名担任本次志愿者,他说:“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来自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刘睿茜是舞台表演组的志愿者,在协助做活动直播时深入学习了解了每一个非遗项目的特点与魅力,她感慨道:“非遗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又和当今的潮流火热碰撞,讲着老一辈的故事,又被新一代的花朵继续书写,连接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今年元宵,离家做志愿者,却见证了非遗碰撞的盛宴,不是团圆,胜似团圆。”
长沙市文旅广电局、长沙市城市管理局、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长沙市开福区公安分局、长沙市芙蓉区交警大队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开展,确保了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不少观众表示:活动举办得非常好,他们在现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希望今后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相信在未来,湖南非遗将继续绽放光彩,走进更多人民大众的心中。
来源:湖南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