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寻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路径,“红脉赓续,星火燎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间,以“实地走访+联合调研”的形式,走进多所高中、地方政府部门及烈士陵园,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现状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并总结实践经验,为红色教育注入青年智慧。本次社会实践以“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团队分为三组同步行动,深入不同场景展开调研。
走进校园:以青春对话青春
在资阳天立学校,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故事宣讲会”“红色知识问答”等活动与高中生互动,并发放问卷500余份。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同红色教育的重要性,但超五成认为传统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团队据此设计“红色教育+新媒体”“校内外资源联动”等建议,获校方高度评价。
对话政府:解码政策落地实效
团队成员走访祥符镇人民政府、居委会等部门,访谈相关负责人10余名,获悉当地已建成“红色文化数字云平台”,并推出“红色研学打卡路线”。然而,基层乡村红色资源开发仍存在资金不足、宣传薄弱等问题。团队建议整合区域资源、打造“红旅融合”产业链,获得高度认可。
致敬英烈:在缅怀中传承信仰
在邛崃市烈士陵园,团队参与祭扫活动、整理烈士事迹档案,并采访守陵人及烈士后代20余人。一位也在参观的老人动情讲述:“当年战友牺牲时年仅18岁,如今看到年轻人主动了解历史,我们很欣慰。”团队据此发起“红色记忆口述史”项目,建议相关部门录制影像资料,并将部分内容将用于中小学德育课程。
成果初显,青春力量赋能红色传承
历经一月调研,团队形成《红色基因传承现状与创新路径报告》,提出“数字化传播矩阵建设”“校地红色资源共建”等建议,获相关部门采纳。“红色基因不是静止的历史,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火炬。”团队参与人员表示,“未来我们将联合高校智库,开发红色教育公益工具包,让革命精神真正融入青年生活。”
此次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以调研成果反哺社会,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时代活力。团队计划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持续推动红色教育创新,让信仰之火照亮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