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唱大戏,是中国传统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岳阳,每逢春节,汴河街的庙会上,巴陵戏的锣鼓声总是响彻云霄,成为这座古城最动人的年味。汴河街:千年古街的年味与戏韵
汴河街,这条依傍洞庭湖的古街,承载着岳阳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色青石板铺就的路面、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构成了汴河街独特的韵味。而每年春节的庙会,更是将这条古街的热闹推向了高潮。
庙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香气四溢的小吃、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无数市民和外地游客。而在这些热闹中,引人注目的,还有岳舞台上的巴陵戏。一出《龙凤呈祥》,成为了逢年过节时,岳舞台上必唱的经典传统剧目。
巴陵戏的雏形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江西弋阳腔的“高腔”与湖北汉剧的“弹腔”,在洞庭湖区方言及民间艺术的浸润下,于清乾隆年间形成独立剧种,初名“巴湘戏”,后因地名雅称“巴陵”而定名。
清末民初,巴陵戏进入鼎盛时期,班社林立,如“岳舞台”享誉湘鄂赣边区,剧目丰富,名角辈出,成为区域文化象征。
巴陵戏属于地方戏曲,自然有地方的特色,在声腔、语言、念白、发音、咬字等细节上,明显有岳阳方言在里面。
巴陵戏历史久远,兼收并容了一些剧种的某些精髓。历经岁月沉淀,巴陵戏既有着深厚的底蕴,又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专业剧团,后成立“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致力于巴陵戏的保护与创新。
2006年,巴陵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岳阳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巴陵戏与湖南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虽在音乐、唱腔、表演形式、题材内容、民间基础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起源与发展、音乐风格、表演特色、剧目内容、流行范围等方面各自不同。
巴陵戏有着浓郁的岳阳地方韵味,而且巴陵戏剧目多取材于岳阳地区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像《岳州女人》《关公盘貂》《昭君出塞》,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等,个个光从曲名上就可知巴陵戏的宏大和经典。
岳阳人:巴陵戏是生活的一部分
2月6日和7日,岳舞台连续两天的巴陵戏让岳阳老戏迷们过足了瘾。早早地,他们就坐在岳舞台前的板凳上,万一没有了座位,就站在一个视角好的地方观看,加之外地来的爱看戏的游客,几乎每场巴陵戏,戏台前都是里外三层的人。游汴河街的其他游客经过时,都得侧着身子,从人群的缝隙间挤过去。
岳舞台前,七旬老者扶着孙儿肩头踮脚张望,汉服少女举着手机抢占前排,金发碧眼的背包客跟着唢呐节奏轻轻跺脚……岳舞台上,锣鼓声、华丽的戏服、高亢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如磁石般,把众人的目光全都牵引在舞台上。
阵阵的掌声、时不时的喝彩声,把汴河街的新春闹得沸沸扬扬,仿佛时光回到农耕时代。过年时,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庙会看大戏的场景。那些慢日子,从容有味道,年味十足。
“哈哈,《龙凤呈祥》真好看!那个演刘备的演员演得多好!”家住岳阳楼区红盾新村的八十多岁的李娭毑,看完戏,一边从板凳上起身,一边兴奋地对同伴说,“这两天日日看戏,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日子。”
“是的哟。”同行的娭毑拍拍她的手臂,“9日又有,我们要早点来。”
“看巴陵戏,就像品酒,越看越想看。”教师职业退休的老戏迷王爹说起巴陵戏,很来劲,“巴陵戏算得上岳阳老百姓的一份精神食粮。”
看巴陵戏不仅令岳阳本地老戏迷满足,外地游客的反响也不错。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感慨道:“巴陵戏的唱腔太有感染力了。虽然听不太懂方言,但通过演员的表演,完全能感受到故事的情感。”一位来自日本的文化学者则表示:“巴陵戏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既有中国传统戏曲的韵味,又融入了地方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岳阳人来说,巴陵戏不仅是戏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老戏迷张大爷每年春节都会来汴河街看戏,他说:“巴陵戏是我们岳阳人的骄傲,听着那熟悉的唱腔,就感觉年味更浓了。”年轻人小李则表示:“以前觉得戏曲离我们很远,但看了巴陵戏后,发现它其实很有趣,尤其是那些历史故事,让人受益匪浅。”
对岳阳人而言,巴陵戏不仅是戏台上的悲欢离合,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清晨君山岛茶园里,采茶娘子的山歌总掺着几句戏腔;傍晚洞庭渔市收秤时,鱼贩们吼两嗓子权当解乏;就连广场舞大妈们的折扇,挥动间都带着旦角指法的余韵。
“我们这代人啊,可以说是听着巴陵戏懂得爱恨情仇的。”老戏迷们不无感慨。
在岳阳,巴陵戏不仅出现在庙会和剧院,还走进了社区、学校和乡村。每逢节假日,巴陵戏的演出总是吸引大批观众。许多家庭甚至三代同堂一起看戏,成为岳阳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巴陵戏与旅发大会: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在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院长喻存远对巴陵戏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巴陵戏不仅是岳阳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传承好传统剧目,还要不断创新,让巴陵戏与时俱进,吸引更多年轻人。”作为巴陵戏的传承人,喻存远每年都会带领团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戏曲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巴陵戏。
唱旦角的李女士,是巴陵戏的中坚力量。她的每场戏都以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她说:“每次登台,我都感到一种使命感。巴陵戏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用心去演绎,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为推广和发扬巴陵戏,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也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戏曲进校园就是一大好举措,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孩子们跟着有模有样地唱、念、做、打,虽然起步还稚嫩,可给人希望,巴陵戏的传承能看到欣欣向荣的亮光。
巴陵戏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岳阳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游客因为巴陵戏而来到岳阳,感受这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说:“巴陵戏让我对岳阳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
2025年,岳阳将举办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陵戏无疑将成为岳阳文旅融合的亮点。通过庙会、戏曲展演、文化论坛等形式,巴陵戏将向世界展示岳阳的文化魅力。喻存远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旅发大会的平台,让巴陵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岳阳文旅发展的新名片。”
巴陵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