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可是有的孩子生来却与众不同,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也常困于自己的世界独自闪烁。今天请到的这位嘉宾就和这些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常说,“选了这条路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是什么缘故让她坚定了选择,这份坚守的背后又蕴藏着哪些故事,本期《与众不同的理想》讲述的是漳州芗城康纳医疗健康中心董事长王永梅的故事,关于一份执着,关于一个理想。
“不能单纯当成一份工作,而是要当做一份责任。”这是每一个康纳人心中的宗旨,王永梅骄傲的说。节目中她讲到,漳州芗城康纳医疗健康中心在两年内服务了将近200个特需儿童家庭。中心拥有国际领先的优质医教团队,采用联合创始人中国台湾专家苏韦祯教授台湾儿童康复诊疗管理一体化,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模式(NDBI)以及联合美国MyStar一线高效干预体系融合,坚持“康复、教育”相结合,以社交沟通和个性化训练为主要康复教学模式。打造出了康纳的"康复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康复"的独特理念。
节目中康纳医疗健康中心联合创始人,来自中国台湾的苏韦祯教授也以场外连线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观点。
苏韦祯说在他从业的二十三年里,他主要关注的重点方向就是医疗机构的服务个性化以及全人周期的干预体系,针对不同的孩子要出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其中包含了家庭赋能、家庭介入,入户指导家庭访视,如果需要也可以到孩子就读的幼儿园里面去做影子老师。康纳医疗有一个核心特点对孩子的治疗目标的设定会细分到每个阶段,会分别对他们的能力的提升进度进行跟进,及时灵活的优化干预方案,让孩子的康复效率更高。
苏韦祯呼吁,社会应该对于这些特需家庭,抱有有更宽容的态度,更公平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更多的机构要真正的来想办法,帮助这样的人群解决实际问题。
当主持人问道,如果把康纳医疗比作孩子,那么五年之后希望它可以成长为什么样子?王永梅说:对于康纳未来的规划,本想五年内做五家康复中心,但这两年下来让我更多的思考这些孩子们全人周期的概念,我想用我有生之年从机构康复到大龄全纳学校以及青少年的职业培训,这可能是我以父母之心想做的事。做一家坚持初心做实事、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又能为这些孩子们服务到终身的百年企业。
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让王永梅留下几句独属康纳医疗的宣言,她说出了一段让现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话,振聋发聩---我希望我们机构以及整个行业都越来越少客户,直至消亡;一家出身就希望自然倒闭的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