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0日讯(通讯员 蒋晓国 蒋祥进 廖顺华 宋满清 熊昌勇)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多家单位在国际学术期刊《animals》上发表论文,在湖南省道县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两栖类布角蟾属新物种:都庞岭角蟾。
新发现的都庞岭角蟾以发现地都庞岭命名,主要分布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都庞岭地区,属于局部性分布物种,栖息地多为低海拔山区溪沟附近及其周边湿润环境,科考队本次发现就是在保护区内一溪流中采集到5个雄性成体标本。
经研究人员室内分子分析与形态鉴定,并反复分析对比,发现新物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与已知物种不同,基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都庞岭角蟾形成了一个具有高支持率的独立分支。
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宝地,有两栖动物2目9科36种,爬行动物2目17科53种。两栖爬行动物作为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物种,常被视为特定环境的指示生物,是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物种的发现,不仅彰显了都庞岭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也体现出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