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踏“实”向前!长沙以项目建设新突破支撑高质量发展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干”字当头,踏“实”向前!长沙以项目建设新突破支撑高质量发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张科琪

人勤春来早,实干勇争先。2月6日,长沙2025年首批23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878.9亿元。

《长沙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也于6日印发,择优遴选了基础支撑性强、带动力大、影响面广的重大项目,以及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重点项目659个。其中,产业发展领域项目368个、基础设施领域项目88个、社会民生领域项目147个、科技创新领域项目40个、生态环保领域项目16个。此外,还列入重大前期项目10个。

新春伊始,从西到东,由南至北,星城大地春潮澎湃。全市各地正不断刷新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渲染出一片“干”字当头、踏“实”向前的春日胜景。

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建设者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建设者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力度

集中开工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18个

上午9时,湖南湘江新区中联数智园项目现场热闹非凡,工程车辆整齐排列,施工人员精神抖擞,长沙2025年首批重大项目在此宣布集中开工。

伴随一声“开工”号令,总投资超50亿元的中联数智园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同时开工的共有全市235个重大项目,各项目现场机器的轰鸣,交织成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拔节之音。

中联数智园项目主要建设包含高端装备以及智能电控、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新能源三电、覆盖件、检验中心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和配套服务的产业板块,打造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试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产业园区。

中联重科联席总裁罗凯介绍,该项目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理念,聚焦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打造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

在浏阳经开区开工的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总投资90亿元,将建设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生产线,有力推动长沙及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进程。“这是继惠科光电、惠科金扬、惠科产业综合体之后惠科股份在长沙投资的第4个项目。”惠科股份副总裁、长沙惠科总经理杭井强表示,公司将全力以赴,争取做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今日之项目,明日之产业。长沙始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今年首批集中开工的235个重大项目,包括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5亿元以上项目50个。这些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项目的实施,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沙高度

新开工产业发展类项目“唱主角”

长沙在项目建设上突出“产业提质、动能提升”,迸发出向“新”求“质”的澎湃动力。

从数量看——新开工产业发展类项目170个,总投资733.8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预估投资总量的72%、83%,成为绝对主角。

从布局看——新开工产业项目涉及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和重要抓手。

在望城经开区,中声海洋集团总部及声学智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火热开工,主要研发生产新型声纳、无人潜航器、舰载高频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设备、水声学传感器等海洋声学产品,计划年内完成一期厂房、综合楼、配套辅房等主体工程。

在宁乡高新区,坚峰科技新型SEV智能电动车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二期建设年产50万台新型SEV智能电动车基地。未来,在欧美颇为流行、被业界誉为“买菜接娃神器”的微型汽车将在长沙实现量产。

除新建项目外,续建的重点产业项目也全面吹响“开工号”。

在中伟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人声喧哗、机械轰隆,建设者们全力拼进度、抢工期、赶生产,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推动产业园早日释放百亿元产能。

在湖南光琇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现场,吊臂挥舞、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这里将建设湖南光琇妇产医院(母胎医学中心)、第三方基因检测示范中心、老年病学研究中心、遗传性肿瘤防治研究中心。

长沙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抓早抓实,通过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提供精准帮扶及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重点项目春节后尽快复工,确保实现项目建设“开门红”“开局稳”。

长沙温度

新项目进一步完善功能、改善民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长沙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百姓的“幸福感”扛在肩上,在新开工项目上突出“完善功能、改善民生”,力争交出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新答卷。

本次新开工基础设施类项目30个、社会民生和生态环保类项目35个,包括交通路网、地下管网、学校医院、文旅体育、电力设施等,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功能完善、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年将建设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88个,社会民生领域重点项目147个,生态环保领域重点项目16个。

交通连接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长吉高速长安段、长沙至赣州高铁(湖南段)、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等一批交通项目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教育、医疗关系千家万户,既是基本民生,也是发展工程。长郡中学(新校区高中)、长郡奥体九年一贯制学校、长沙国体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学校将打响开工建设的“发令枪”,优质均衡教育将惠及更多长沙学子。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原址改扩建项目、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长沙市口腔医院(河西分院)等医疗项目,将在今年完工或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各区县(市)、园区将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发改部门和全市各要素保障部门将进一步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压实责任、细化举措,紧盯项目签约履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做好重点项目服务,将项目建设的“施工图”,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在向新而行的路上,长沙立足当下,蛇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