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怎么干?长沙印发工作要点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怎么干?长沙印发工作要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今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现场,中共长沙市委科技委员会印发《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以高质量建设企业研发中心为源头引擎,大规模引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中坚力量,全方位助力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体系地抓好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工作要点既提出了工作目标,又明确了重点任务,还部署了保障措施。2025年,长沙将坚持“量”与“质”双轮驱动,新增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800家以上,引育央企、“三类500强”、领军企业等高质量研发中心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力争实现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达8.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5%;备案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4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件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00亿元。

在重点任务方面,明确从引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梯队、提升一城一区三基地集聚效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高效能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矩阵、营造高品质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八方面发力。每项重点任务都提出了具体举措和目标。

比如在引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方面,推动“1+2”国家实验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省“4+4科创工程”在长项目集聚人才团队规模超2000人;推进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曙光长沙先进计算研究所、新紫光高性能自主可控计算研发项目等建设落地,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0家。

在提升一城一区三基地集聚效应方面,湘江科学城主动对接国内外“大院、大所、大企业”,力争湘江科学中心、湘江创新港、湘江院士港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启用,新引进研发企业(中心)20家以上;自贸区长沙片区加快推进浏阳河智谷、松雅湖未来科技城、黄花保税研发基地等重大载体建设;马栏山基地高标准推进建设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加快音视频算料交易中心、马栏山高等研究院、中国移动湖南科技文创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科大金霞基地聚焦开福科创谷建设,加快推动长沙空天技术创新研究院、兴湘国科科创园等重大平台和载体形成实效;大泽湖基地持续推进海归小镇研发中心建设,推动设立高端刀具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加快编制全市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发布一批产业紧缺急需技术清单,力争攻克5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积极争创未来产业科技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全球数字文博平台等标志性项目,推动中科院在长布局研发机构。

在优化高效能成果转化支撑体系方面,推动新增一批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等,牵头争创长株潭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助推100项在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构建以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以及应用场景为重点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在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矩阵方面,探索实施以“PI+IP” (首席科学家+科技成果)的新型引才育才模式。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建中国(湖南)青年科创平台先行示范区。实施“一窗通办式服务+双向联动”海外人才服务保障模式。

在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探索市属国有企业成立成果转化持股平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前端。

工作要点同步发布了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清单,包括14个新建项目、13个续建项目、11个拟引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