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3日讯(通讯员 程耿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电能需求在持续攀升。特高压输电是被中国攻克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它具有效率高、损耗低、占地省、安全性好的特点,能够实现数千公里、千万千瓦级电力输送和跨国、跨洲电网互联,并且输变电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在这座“电力珠峰”上屹立的输变电设备就有醴陵制造的特高压电瓷。
传统产业产品上天入海攀“珠峰”
在长沙县安沙镇,相当于15个足球场的场地内,10多米长的瓷绝缘子静静矗立,这里就是国家电网“十四五”首个特高压工程——南昌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长沙变电站。在这个2021年11月15日竣工的变电站内,变压器、避雷器等主要设备装配的瓷绝缘子,都是“醴陵制造”。
从2006年中国首个特高压工程启动,高端绝缘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到现在,这一领域完全国产化,醴陵电瓷作出了卓越贡献。
醴陵市华鑫电瓷电器有限公司2021年被工信部遴选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这里生产的空心瓷绝缘子正是因为实现了特高压电网瓷绝缘子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才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
不仅如此,醴陵电瓷,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光环:醴陵东方电瓷电器有限公司的电瓷进入轨道交通装备;湖南昌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碳化硅陶瓷换热器在轮船、航天等领域大显身手……醴陵电瓷上能伴飞蓝天,下能入海遨游。
一路“打怪”升级剑指世界电瓷之都
“三纵四横”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给电瓷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对于特高压来说,电压等级越高,对绝缘子的尺寸、强度、精度要求也就越高。高达十多米的瓷绝缘子,烧制难度极大。醴陵电瓷企业也是潜心研发,不断攻坚克难,才在特高压电网中贴上了醴陵制造的标签。
烧制10多米高的特高压电瓷,窑炉就是必须攻克的一关。华鑫电瓷率先造出国内首座12米高的全自动窑炉。走进华鑫瓷业,车间外比3层楼还要高的空心瓷绝缘子整齐排列。“别看它们颜色不起眼,科技含量却非常高,直径1米多、高14米左右的瓷体,全身都要经过1250℃煅烧,而且不能有任何气孔,釉裂等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还介绍说,其粘接工艺也是企业历经千百次的实验才成功的。曾经,企业技术人员远赴英国寻找泥料,反复配制粘接材料。经历了700多次失败后,才在2019年实现了特高压无机粘接出线瓷套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首创,让企业生产的绝缘子站得又直又稳。
高海拔气候的影响也是特高压输电要攻克的难关。坐落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那曲羊八井国家电网高海拔试验基地,2021年12月对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电瓷产品展开了性能测试。当时,醴陵电瓷企业一下来了华鑫、浦口电瓷制造等三家。参与测试的1100千伏所有电瓷产品,全部通过了抗震、抗冻、抗风等一系列指标,成功克服了特高压电瓷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应用难题。
在醴陵,华鑫电瓷自主研发制造的交直流特高压无机粘结瓷空心绝缘子,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垄断,将产品价格由原来的300多万元降至100多万元。与湖南电力电瓷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型高强瓷复合套管解决了当前特高压输变电领域绝缘子的关键技术难题。浦口电瓷制造为GE公司研发的1100KV变压器套管用瓷套,是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空心瓷绝缘子之一,是西门子全球的战略供应商。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电瓷电器研发、生产和采购基地,醴陵现有电瓷生产企业186家,生产品种达1000余个,涵盖电站、开关站、线路用瓷等各领域。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年出口量全国第一,打造了我国首个出口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就了“凡有电网处,必有醴陵瓷”的佳话。“醴陵电瓷”被列入全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目前正向打造“世界电瓷之都”进发。对此,醴陵市各行各业也在抱薪添柴。
醴陵市渌江集团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东富工业园,与当地电瓷龙头企业共同成立滨华电瓷电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承接特高压电瓷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国家级检测服务。
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等3所陶瓷相关院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成为先进陶瓷产业的人才“蓄水池”、创新“动力源”。
醴陵市商务局积极组织电瓷企业去海外参展,拓展全球市场。
醴陵市总工会牵头多家单位组织职工技能比武大赛。
打造“世界电瓷之都”的思考与建议
虽然在电瓷行业,醴陵有历史积淀,有先发优势,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打造世界电瓷之都,醴陵任重道远。所幸,这一课题得到了相关各界的高度重视。醴陵市政协、湖南省电瓷商会都密集调研,针对醴陵市电瓷产业区域品牌不够响亮、专业人才紧缺、内销外贸挑战大、创新动能不足等短板,把脉开方、建言献策。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高质量编制建设“世界电瓷之都”发展规划。组建专家顾问机构,开展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提出政策建议,高位推动产业发展。
围绕“原料→电瓷→电器→成套设备→工程总包”产业链,拓展线路绝缘子、复合材料绝缘子等线路电瓷产品。尽快盘活湖南电力电瓷电器有限公司资源,延续、拓展电器产品优势。响应“双碳”目标,积极参与核电、光电、风电的电力设施以及高压电网、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供电设施建设,开发电力产品,拓展应用市场,实现产业全链发展。
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开展重大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华鑫、阳东、湖电等企业主板上市,强化资本运作能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借鉴江西芦溪经验,大力引入央、国企形成“虹吸效应”,带动本土企业靠大联强,形成龙头示范带动效应。
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尽快完成湖南滨华电瓷电器检测中心二三期工程,让检测平台对电瓷企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性能检测及研究开发发挥作用。搭建技术研发平台。芦溪县为推动电瓷企业科技创新,由县政府、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芦溪县城投公司和芦溪县电瓷产业联盟联合设立了中国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有效降低了电瓷企业研发成本。醴陵也可以成立以国有企业控股,民营企业、商会参与,整合科研院所资源,针对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共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
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加强企业家特别是青年企业家的培养,增进创新精神、现代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陶瓷专业院校作用,为企业培养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发挥柔性引才机制作用,引进国际、国内电瓷行业的院士、专家来醴开展技术指导、科研创新等活动,为电瓷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拓展内销外贸市场。政府要支持和引导更多企业获取参与国网、南网、中铁等客户企业招投标的资质,在竞标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巩固国内市场。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外贸发展扶持政策,到国外参加展会,设立办事处,开拓国际市场。要借力醴陵瓷博会,邀请国际采购商来醴,并尝试邀请国际电瓷领域知名展会来醴巡展,让醴陵电瓷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外销。
加强合作抱团发展。通过商会引导企业共享发展政策资源,规范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内卷内耗。支持建立以龙头企业为盟主的行业发展联盟,一个拳头打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扩大对外合作,醴陵与芦溪虽分属两省两市,但相距仅50公里,同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要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产业规划共谋、标准体系共建、市场份额共赢、人才平台共享、资源信息共通等多项合作,实现协调互助、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湘赣边“世界电瓷产业基地”,成为世界电瓷产业的制高点。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醴陵定能成功打造“世界电瓷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