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用力打造开放高地的湖南探索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持续用力打造开放高地的湖南探索

日前,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高地”,湖南一直在持续用力,那么探索的路径有哪些、效果又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造开放高地是战略使命

我们都知道,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牵挂着湖南的发展,站在全局的高度,连续为湖南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2013年,首次提出湖南“一带一部”的精准定位;2020年,勉励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2024年,再次嘱托“要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科学指引,既给湖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更湖南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时代动能。

前不久,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动湖南更好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升贸易合作质量水平。

图片

总书记有嘱托,时代在召唤。创新与求变、包容与开放本身就是湖南人血脉中的精神气质,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必须成为全体湖南人只争朝夕的战略使命,必须成为改革创新、重点发力的湖南共识。

开放,有了好成绩

数据很直观,成绩很亮眼。

近5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经贸“朋友圈”遍布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在湘世界500强企业达212家。在岳阳城陵矶港,浏阳烟花、醴陵陶瓷起运海外;在中欧班列,吉利、比亚迪、福田等车企的整车产品及零配件畅销“一带一路”;在长沙、张家界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游客……湖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与世界“双向奔赴”的格局已然成型。

从产业方面看,已形成万亿产业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有千亿级以上工业企业4家,上市公司14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居中部第2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达72家、居中部地区第一。

从平台方面看,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湖南自贸试验区以及24个国家级园区(含5个综保区)、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25个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等开放平台聚能成势头。

图片

虞公港

从活动方面看,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永久落户湖南,举办中部博览会、湖南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对接会、沪恰周、欧恰会等大兴展会以及全球湘商大会、校友回湘大会等经贸活动。

从通道方面看,向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12天便可抵达莫斯科、明斯克;向东,岳阳城陵矶口岸稳固长江“百万标箱”枢纽大港地位;向南,湘粤非铁海联运株洲、衡阳、郴州三点齐发,奔赴非洲;向西,怀化东盟班列发运数量超千列;向上,从黄花机场出发,4小时可抵达国内外160个城市。

攻坚,有了强支撑

通计熟筹,蹇视高步。当前,湖南正大力实施改革开放重点攻坚,支撑的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产贸融通筑牢根基。做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现代农业以及现代石化、现代服务业、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扩围外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以开展外贸主体培育行动为抓手,引育一批成长型外贸企业、头部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企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带动更多产业突围、企业出海。

通道联接拓展空间。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发挥“五大国际贸易通道”作用,做足流量、流向、流效文章,向北积极畅联新亚欧大陆桥,向东主动对接长三角,向西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打造湘粤非铁海联运,向上拓展国际航空客货运,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平台赋能放大优势。推动湖南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建好用活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积极招引培育对非合作龙头企业,加大产工贸一体化项目建设和海外仓布局;扩能升级重大经贸活动平台,持续办好大会。

图片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蒋炼 摄

生态构建聚合资源。构建“三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产业链抓链式招商,聚焦资金链抓基金招商,聚焦创新链抓场景招商,聚焦人才链抓情感招商,推动资源要素加速集聚。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和高水平通关协作,更好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在政策、服务、金融和人才上持续发力、坚持全省上下“一盘棋”,凝聚起共促开放的强大合力。

“路虽远,行则至;梦虽高,追则达”。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样本,一定会在湖南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