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井湾子:融城“第一湾”,“出圈”更出彩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这里是井湾子:融城“第一湾”,“出圈”更出彩

来雨花 幸福家

这里是井湾子:融城“第一湾”,“出圈”更出彩

编者按

近日,雨花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召开,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全面系统安排部署,明确全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关键举措,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雨花答卷、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强区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雨花融媒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设“来雨花 幸福家”专栏,通过实地采访、系列报道,全景呈现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现雨花区的一流队伍、一流业绩和一流影响力,敬请关注。

湖南经济看长沙,长沙经济看雨花。

井湾子,就好比浓缩版的“雨花”:这里是培育村集体经济的“摇篮”,湖南首个“亿元村”诞生于此;这里是引领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标杆”,农产品、副食品、百货、建材和家居等产业在这里形成集群;这里是企业集聚的“洼地”,央企、国企和民企纷纷集聚,仅民企就超5000家;这里是高质量创新创业的“高地”,各类技术人才和平台云集......

这里,创新创业 企业奔“富”

好水养好鱼。多年来,井湾子街道怀着海纳百川的心态,不断优化营商‘硬环境’和‘软环境’ ,稳步实施“安商富商”“以商引商”政策,精准做好“店小二”服务。街道虽小,却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活力。占地仅9.8平方公里的井湾子街道,已吸引了超过5000家民营企业入驻,其中不乏中建五局、五矿二十三冶等央企国企的身影,它们纷纷选择在这里扎根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成立于1965年的中建五局,其总部自落户辖区以来,在湖南已发展成为就业、纳税、投资、兴业“四个大户”,是集投资、研发、设计、建造、运营“五位一体”,拥有“三特四甲”资质的现代化投资建设集团。近年来,每年招收大学毕业生上千人,带动国内外的务工人员超30万人,获评全国就业先进单位;连年被授予湖南省和长沙市纳税先进单位称号。作为湖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井湾子街道辖区的五矿二十三冶相继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设立“二十三冶奖助学金”,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助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中建五局建立了创新研究院,聚合数十个科研平台,高端人才占比达80%。五矿二十三冶以“崇尚技术、赋能基层”为目标,坚持建造与运营、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连续举办五届技术创新创效大赛。五年来,累计科技创新成果达781项,专利165项、省部级工法290项,参与标准制定4项......

创新创业氛围,在井湾子这方土地上日趋浓厚。

这里,培育村企 全力以“富”

人人都知道,在雨花,有个全国有名的“亿元村”——红星村!而这个享有“三湘第一村”美誉的村,就诞生于井湾子街道,红星村也是湖南省首个“亿元村”、长沙市首批“文明村”和“红旗村”。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红星村尚是菜畦垄垄,稻香伴蛙鸣,3000余名村民守着人均不足0.4亩的耕地日出而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奔涌而来,红星人敏锐抓住改革开放历史机遇,重整村办企业,成立实业公司,踏上了从农耕田野迈向广阔市场的风雨征程。

红星村万西湾组组民龚璐,便是跟随着村里翻天覆地变化成长起来的“90后”,“小时候,我们这里都还是城郊,跟着爸爸妈妈去黄兴路逛街购物,都是说进城去。”龚璐说,2014年,她家不仅分到两套住宅,同时还有同一小区商业部分95平方米的面积作为分红收益。告别泥土住高楼,成为股东享分红,坐在自家客厅的落地窗前,眼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龚璐激动不已。

“认股”20年,红星村集体经济收益如“滚雪球”般变大,“我从记事起就知道,村里每月会给家里发钱,当然也包括自己的那一份。从最初一年1000元,到现在每月4000元,20年里,股份分红增长48倍,为我们年轻一辈成家立业提供了保障。”龚璐自豪地说道。

游奇勇、邹明生是红星村三塘坡组的村民,2002年,他们联合其他股东,将家庭存款和筹集的资金“攒起来办大事”,筹资经营建筑设备租赁公司,业务由小变大,投资规模近2000万元。“一些股东赚了钱,又自己投资‘单干’,成立了7至8家建筑设备租赁和建材销售公司。”像这样将股东资金“集腋成裘”创业的故事,在红星村形成了一种新的“创富”现象。

今天,红星人又开始了更高层次、更大格局、更宽领域的发展: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红星冷链、红星会展......红星村以集体收益为杠杆,撬动产业版图“酵母”般扩张,他们将生意版图从全省做到全国,又从全国走向海外。其集体经济也呈现跨越式增长,从2010年的1.25亿元,到2016年的2.18亿元,再到2022年的3.88亿元......

这里,商贸云集 业态丰富

站在湘府路与韶山南路的交叉口,望眼处尽是高楼大厦,路上车水马龙,街上人来人往。农产品、副食品、百货、建材和家居等产业,在这里形成市场集群。

上世纪90年代初,井湾子家具城成为“湖南家具第一城”,随后五年里,农副产品大市场、涟源百货城、建材交易中心、糖酒副食品城、电脑电器城、会展中心等业态在井湾子争相竞发。

现在,井湾子已成为长沙商贸集群的核心板块之一。在第十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发布的“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中,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位列第十,成功跻身全国十强。

穿越时光的长河,井湾子街道已实现“日新月异,三日一革新”的城市发展速度与面貌更新。随着辖区内通程商业、德思勤城市广场、步步高星城天地等建成开业,创新井湾子再添生力军,也为长沙这座网红城市增添了更多消费新场景。

如今,井湾子街道已成为全区人口大街、经济大街、希望大街,这片“发展的热土”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