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六大工程”看湖南(二)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财源建设“六大工程”看湖南(二)

实施骨干税源锻造工程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市县深入实施财源建设“六大工程”,更好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全面提升财源培育质效,不断夯实财源基础,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案例一

常德市:深入开展骨干税源企业培育提质“四大行动”

今年以来,常德市积极开展骨干税源企业培育提质“四大行动”,助力全市骨干税源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图片

▲ 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

一是搭好“连心桥”,开展重点税源企业政企联点行动。组织市、县主要领导开展结对帮扶,落实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聚焦全市“4+3”现代化产业体系(轻工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和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全覆盖,在全市近30家市直单位成立7个联企工作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选派1000多名联企干部,覆盖2200多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用活“源头水”,开展关联企业财源培植行动。对总部在常企业、总部不在常但在常德市设有分支机构企业及其他相关重点企业等三类企业,由联点市领导分片包干,开展“一对一”服务,实地走访调研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困境,协调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

三是严把“入口关”,开展企业招优培强行动。建立招商引资税收评估机制,强化税收事前风险评估和财税贡献预测。1-7月,全市新引进项目154个,合同投资总额271.18亿元。按年度发布“全市年度纳税企业50强、税收增量企业30强、民营企业税收3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税收20强”四张榜单,激励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

四是唱好“重头戏”,开展精准育企行动。通过实行“优秀中小企业-规模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着力培育有潜力企业做强做优。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940家,国省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2家、281家,近500家次企业获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品牌质量等各类国省级示范标杆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0家、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0家。

案例二

株洲市:突出制造业当家

着力推进骨干税源锻造工程

株洲市坚持以制造业为重点,着力推进骨干税源锻造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2023年,全市纳税500万以上骨干税源企业641户,其中制造业骨干税源企业达到247家,较2022年新增81家,制造业税收突破百亿,成为株洲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2024年1-8月,时代新材、长城计算机、钻石切削等一批制造业企业纳税额实现超100%的快速增长。

图片

▲ 株洲时代新材生产完成的风电叶片。

一是打造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精细落实县市区骨干税源培育的主体责任,每个季度动态跟踪县市区骨干税源企业异动情况。着力提升市直部门单位骨干税源培育的协管责任,建立行业骨干税源企业库,落实市直部门单位“管行业就要管税收,管支出就要管收入,管资金就要管资产”的工作要求。

二是构建梯度管理的培育机制。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以全市“3+3+2”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针对不同梯次经营主体开展培育,带动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财源建设增量。同时,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2024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新增冠军企业9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再创历史新高。

三是创新降本增效的服务措施。深入开展“一降一升”行动,从物流、融资、用能等十个方面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力求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以上、提升利润1%以上。2024年上半年,株洲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贷款利率同比下降24BP,低利率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园区供电能力提升60.9%,综合用电成本显著下降。同时,积极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政策,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1-8月,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9.47亿元。

案例三

江华县:打好骨干税源“组合拳” 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源”

今年以来,江华坚持把产业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来抓,充分发挥湖南对接两广地区的“南大门”区位优势,锚定“千亿电机”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骨干税源锻造工程,纵深推进财源建设高质量发展。

图片

▲ 江华高新区一角。

注重择优招商,为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产业生态招商,主动上门招商,瞄准与江华契合度高的产业链主导型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一主一特”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江华高新区落户上市公司22家,现有链条企业总数162家,产业集聚度达75%,电机生产的46道工序基本实现了园区本土化生产。

培育优质税源,为企业壮大“换挡提速”。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强化项目清单管理,重点抓好稀土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和电机电器特色产业骨干税源企业培育,助力优势企业就地扩能升级。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总数在永州市排名第一;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占永州市的三分之一。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入选2023年度“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税收贡献五十强”榜单,排名第三。江华明意湖智能科技、江华九恒数码科技等4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推进江华“五心四到两保障”“两联零跑五自由”服务提档升级,努力打造“三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民营经济发展与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百企万众评副局长”测评活动,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加速推进极简极速审批,全县14个部门赋权园区168项事项,优化电机企业“全链条并联式”审批。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纳税200万元及以上的骨干税源企业71家,其中过千万元企业13家、过亿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