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 振兴三湘——湖南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山乡巨变 振兴三湘——湖南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今年“五一”假期,地处洞庭湖畔的清溪村“火”了。源源不断的游客,让这里成为“银城”益阳一处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点。

作为一个从小说里“走出”的村庄,清溪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故居所在地,也是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原型地。小说让清溪村名扬天下,但作为湖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有山,不算太高;有水,不算太深;有田,不算太多……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盼望着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这个愿望照进了现实。近年来,益阳市依托立波故里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秀美山水的自然生态禀赋,持续完善清溪村“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打造“乡村振兴标志地、农业改革示范地、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地”的新时代清溪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如今的清溪村,道路宽了、环境美了、产业来了、游客多了,许多村民变成了旅游服务从业者,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清溪村这样的“山乡巨变”,从美丽传奇的湘西,到梦幻迷人的湘南,再到丰饶厚重的湘东、生态秀丽的湘北,在三湘大地处处上演。

这背后,与湖南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密不可分。

1.jpg

路,一头连着城市崛起,一头连着乡村振兴。近年来,湖南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水平持续提升,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乡村振兴当好交通先行。

关键词:建设

高位推动 量质并举

迎着初夏的阳光,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排列有序的太阳能路灯、青葱美观的景观树、标准醒目的交通标线和路标牌……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美丽乡村的血脉和骨架。

“现在村里这路不仅宽敞还非常好看,不管是进村的路,还是寨与寨之间的路,都和县城里的路差不多了。”说及该村道路的变化,村民杨正邦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十八洞村道路的变化,是湖南建好“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生动写照。

2.jpg

风景如歌。

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群众受益最显著的一项交通基础设施,湖南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联,高位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湖南连续21年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考核项目;组织编制《湖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成立湖南省综合交通运输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湖南“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歌猛进。

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成为湖南“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有力保障。

湖南按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进行管理,采取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发展,制定分区域的差异化投资补助标准,补助资金向脱贫地区、不发达地区倾斜上浮10%,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民族地区统一考虑;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范围,尤其是在全省“通组路”全覆盖推进期间,湖南把建设资金保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通过省补、地方债省转贷、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市州补助支持等多措并举筹资约153亿元,有力保障了资金需求。

3.jpg

畅通城乡。

一系列举措,使得湖南农村公路里程数不断攀升。

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据统计,近十年,湖南累计新建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3.1万公里,新增通畅建制村4756个,较国家要求提前5年实现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先实现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农村公路总规模达20.3万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基本建成,“出行难、运输难”不再是三湘大地交通闭塞地区居民致富路上的“绊脚石”。

湖南交通人深知,不仅要扩大农村公路的“量”,还要确保农村公路的“质”,要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目标,打造品质工程、“阳光工程”。

为此,湖南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有效监督”的工作原则,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七公开”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确保建设质量安全。

尤其是2017年以来,湖南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全省农村公路的等级路率、铺装路率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公路总体等级路率从2012年的84.42%上升至目前的94.73%,铺装路率从2012年的53.21%上升至2021年的89.85%。

在这过程中,湖南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发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1万公里、危桥改造9296座,有力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全畅通出行。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水平,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列入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在全省部署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攻坚消薄”行动,通过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6万公里,全面系紧农村道路“安全带”,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关键词:管理

权责分明 有路必管

俯瞰邵阳市隆回县北山镇,只见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整洁的村道蜿蜒向前。在梅荷湾村,村级路长伍晚香正拿着撮箕、扫把等工具在路上边走边扫。

“自从有了村级路长,我们村的路又平整又干净,出行也更放心!”该村村民们自豪地说道。

北山镇位于隆回县东南边沿,356国道穿境而过,其辖内公路总里程约为280公里。这也是隆回县第一个试点“路长制”的乡镇。2021年10月,隆回县以北山镇为起点,推行“路长制”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县、乡道经常性养护率为100%,村道经常性养护超过90%。

640.jpg

以路串景。

路面变得更靓丽,出行变得更安全,这也成为了“路长制”下的湖南村道常态。

在夯实“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的基础,湖南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重点围绕“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做好“四好农村路”管理大文章。

谁来管——湖南建立完善了“省级统筹、市级监管、县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精准细严”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和权责。

怎么管——湖南全面推广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形成了责任清晰、主体明确、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

据悉,截至目前,湖南全省所有县市区均100%完成了“路长制”推广,农村公路路长总人数超过3.6万名,提供“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达到3.9万个。

此外,湖南强化制度建设、资金保障、监督指导,落实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并建立健全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路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格局,有力遏制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顽疾的发生。

关键词:养护

上下齐心 一网联动

轻点手机上的“农路App”,便可将农村公路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精准反馈至养护单位,实现迅速处置、消除隐患……

这一套集“巡查、上报、核查、处置、反馈”于一体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得长沙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变得更加高质高效。据悉,“农路App”客户端投用三年以来,已非现场审批项目7674次、远程申报项目4741个,大幅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

640 (2).jpg

精心养护。

推动农村公路智能化管理,是适应新时代“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湖南将GIS、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和理念与农村公路管养业务充分融合,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开发应用了湖南省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综合管理系统及智慧养护 App,逐步构建起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联通、因地制宜、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全省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综合管理体系,有力提升了农村公路管养效能。

为了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湖南交通人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十年来,湖南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责任机制,建立起了“政府统筹、行业指导、部门联动、市县落实、齐抓共管”的管养责任体系,明确了省、市、县、乡四级相关政府部门和村级农村公路工作职责,实现了县、乡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基本落实。

在资金保障上,湖南从2021年起全面增加省级养护资金投入,建立起考核结果、养护工程实施成效与省级补助资金挂钩的分配机制,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省级补助资金从“十三五”期每年的6.1亿元左右增加到12亿元。

湖南还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激发养护新动能,率先在全国推出《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办法》并持续实施。对考评结果坚持全省排名通报,纳入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考核和乡村振兴发展考核,并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统筹补助资金分配挂钩,实现奖优罚劣。考评工作充分调动了县级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压实了农村公路管养县级主体责任,形成了农村公路管养“你追我赶、争优恐后”的良好工作局面。

此外,湖南在有序推进养护工程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分级管养体系,创新构建群众性养护体系,逐渐形成了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的养护运行机制。同时,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和支持群众成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湖南引导有能力的脱贫户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目前,全省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农民群众超过2.3万人。

随着“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目标的实现,湖南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环境,开展了“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美丽农村路建设,并编制了《湖南省美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截至目前,湖南成功创建2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条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关键词:运营

城乡一体 携手共富

“现在路通了,公交车开到了山脚下,快递站建到了村门口,我们的出行不再是难题了,更是一种享受,坐着绿色新能源公交车看着沿线的风景就进城了。”谈及现在的出行情况,家住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天鹅山旅游公路沿线的村民罗大爷感慨地说道。

天鹅山旅游公路是金龙镇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出趟门,首先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坐到大巴车进城,遇到客流高峰还经常坐不到车,导致他们守着生态美景没人来,种的绿色农产品没人买,只能干巴巴的过苦日子,或者外出打工。

图片

乡村振兴。

随着天鹅山旅游公路的建成,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该路沿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当地创新发展“美丽农村路+乡村旅游”模式,通过提升公路颜值、建设生态廊道、设置观景台、建设文化公园等措施,逐步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由5万人增长到20万人,沿线的农家乐也由原来的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0多家,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创业,而且沿线油茶、中药材等农产品也通过畅通的物流网“走出”大山。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农村公路通达城乡,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出行便利,但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湖南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推行城乡交通运输“路、站、运、邮”协调发展。农村客运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以等级客运站、农村客运站、招呼站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大力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积极探索“快递+村村通”等新模式,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湖南实现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全省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建制村覆盖率达到94.63%,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梦想基本实现 。

让百姓出行更便捷,让物流运输更通达。近年来,湖南还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先后开展四批90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覆盖全省近74%的县市区。在示范创建工作中,湖南通过采取各级政府对客运公司规章、财务等进行全方面监管、设置统一投诉举报电话等提升服务举措,群众乘车积极性大幅提高。为了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今年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城乡客运一体化与农村物流进村下乡,畅通城乡客货运渠道,促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产业流在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持续注入了发展动力。

“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到时候,请你回来赏香花、尝果子。”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如此写道。而今,他所憧憬的家乡美景,已在三湘大地处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