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 链条式管理 构筑绿色便民新生活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岳阳县 链条式管理 构筑绿色便民新生活

①岳阳县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

①岳阳县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

②市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至垃圾桶。

②市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至垃圾桶。

近日,在岳阳县城西社区,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却蕴含着环保的巨大力量。

年过六旬的熊先生熟练地在垃圾分类站进行垃圾分类,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分别投入棕色、黑色和蓝色的垃圾桶。

熊先生说:“以前小区脏乱差,现在变得干净整洁,甚至连垃圾桶都擦得干干净净,可以用手随便摸,垃圾分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自2023年5月起,岳阳县以坚定的决心,通过完善制度、多途径推广和智慧化的管理,包括建立示范单位、培养劝导队伍、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及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垃圾分类取得明显实效。

强化顶层设计

高度重视健全机制

走进岳阳县,无论是街道、社区、办公区还是校园,垃圾分类的行动无处不在,这正是岳阳县顶层设计、健全机制的结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现场,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并通过分管副县长不定期调度,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同时,政策层面不断完善,建立了“1+N”制度体系,以《岳阳县城区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为主线,辅以多个配套文件,为各个领域垃圾分类提供政策保障。

经济、法律等多重举措

强力推进取得实效

走进岳阳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满载垃圾分类知识的墙壁,引人注目的宣传展板分布在各个角落,无论是办公大楼的电梯口还是走道入口、无处不在的垃圾分类引导深入人心。2023年5月起,岳阳县选取了县委、县政府及县城管局、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8大机关院落和2家医院、2所学校、4个小区,4个社区作为垃圾分类的示范单位,通过高标准和严要求的示范引领,如今,岳阳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已实现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全覆盖。

引导居民采取“干湿分类为主、四分类为辅”的分类方式。目前,已启动了80个点位的试点工作,日收集处理厨余垃圾约3吨,成果显著。所有餐饮门店和食堂都签订了承诺书,实行定时上门收集餐厨垃圾,日处理量约13吨。

岳阳县还设立了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以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对实施垃圾分类的机关单位、物业小区和社区,进行资金奖补。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成效显著的机关单位、物业小区和社区,根据单位规模、居民户数和分类成效进行年度奖励。同时,优秀垃圾分类志愿者也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岳阳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了垃圾分类监督执法队伍,严格监督检查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加大了执法力度。

抓实各个环节

不断完善闭环体系

“所有垃圾分类投放点位,都有实时动态监测。”岳阳县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负责人徐方指着岳阳县垃圾分类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介绍道。

岳阳县城市垃圾服务处理中心在各个阶段紧密把控,逐步构建了完善的闭环系统。在前端分类环节,精准投放。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在县城区范围内设置了215个垃圾分类投放屋和垃圾分类投放亭,配备了充足且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操作。每年投入270万元,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专职“垃圾分类引导员”队伍,他们带薪上岗,形成引导员“桶前值守”的常态长效。

中端收运环节,紧密衔接成为关键。每年投入340万元,引入湖南新锐环境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生活垃圾的专业化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建立市场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该公司配备20辆带有GPS的“四分类”收运车辆,纳入智慧管理平台,逐车建档,全程监控,实行“固定路线、固定时间”分类收运和“三车同行”分类运输模式(即厨余垃圾收集车、其他垃圾收集车、可回收物收集车同时进出垃圾分类投放点)。确保分类后的垃圾单独运输,避免混装。

后端处理更是精益求精,根据垃圾种类,建立了相应的处理设施和技术。投入1000万元建设了岳阳县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约20吨;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经过精细处理后的可回收物将被送至相关企业进行循环利用;有害垃圾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则通过外运焚烧发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陈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