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杉木村: “经济飞地”之翼,乡村振兴腾飞
湖南
湖南 > 湖南商讯 > 正文

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杉木村: “经济飞地”之翼,乡村振兴腾飞

“飞地抱团谋发展,强村富民促振兴”,这条醒目的标语在一座冷链加工车间赫然而立。这不仅是一句宣传语,更是德昌县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和冷链物流项目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德昌县乐跃镇杉木村曾是二半山区的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杉木村尽管有财政扶持资金,但没有建设用地和适宜发展的产业,导致集体经济发展滞缓。杉木村德康社区拥有建设用地指标、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却一直缺乏集体经济收入。

德昌县民宗局副局长张佳林表示:“全国全省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德昌县有23个民族,杉木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因此成为资金使用的重点对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德昌县主动求变。考虑到当地阳光充足、水果产业发展良好,急需建设冷链物流项目。2023年,德昌县争取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30万元,整合撬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49万元,成功建设德昌县乐跃镇杉木村冷链物流项目,该项目包括:120平方米成品储藏库2个,120平方米原材料储藏库,130平方米包装车间。日速冻水果能力可达20吨,库存容量360吨。随着项目落地生根,一个“村集体+社会组织+企业”的“飞地”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冷链加工车间”成为杉木村的“飞地产业”。通过“抱团发展”模式,两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从“单打独斗、分散资源、粗放式管理”转变为“抱团经营、联合抗风险、市场化运行”。有力地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地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2024年1至6月,处于运行起步期的冷链物流项目共冷冻草莓、桑葚等农特产品960吨,农特产品销售收入700万元,显著补齐了过往农特产品集中上市期市场议价能力差的短板,每斤产品平均单价较去年提高8角,冷链车间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在2000元以上。项目达产后,全年可冷冻当地农特产品1700吨,农特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杉木村集体每年通过该项目将分得保底固定收入14.94万元,德昌社区集体每年最低收入为12.5万元。

如今,在这间由民族地区开发资金扶持建成的冷链加工车间内,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前,在山上只会种苞谷、洋芋,一年到头能糊口就不错了,现在我跟着大家种起了草莓,一亩地就有接近两万多元的收入,比原来翻了几番。”在德康社区,来送草莓的杉木村村民胡斌欣喜地分享道。和胡斌一样受惠于“飞地产业”的村民还有很多。一名冷链车间工人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很多人以前都在外面打工,离家远,老人也照顾不了,小孩也照顾不了。现在在冷链加工厂上班,离家近,又有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还能把家里的田地又利用起来,多一份收入。”

“飞地经济”作为一种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模式,倡导协同增效,共创双赢。而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则是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基石。当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就是德昌县成功实现冷链产业的振兴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密钥”。

德昌县的“飞地经济”新实践,不仅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力,鼓励全国各地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共同绘制一幅乡村繁荣、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