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长沙首家无声茶饮门店在天心区汇景城开业,店里八成茶饮制作师是听障人士。
在这样一个直面形形色色消费者的服务窗口,他们怎样用双手打破寂静的壁垒,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在丰富人生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包容和爱?今天,记者走进了霸王茶姬长沙汇景城店,在无声门店倾听他们的故事。
“无声门店”的员工主要由听障人士组成,他们通过培训,变成了专业的茶饮师。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迪 摄
静,是这家门店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推门入内,听到的不是此起彼伏的欢迎声,而是制茶机械的运转声,还有蓝调风的背景音乐,见到的是制茶师们在比划着双手进行交流,在专注地操作设备制作奶茶。点单区域,一名小伙子面带微笑,将双手举过头顶,转动着与顾客打招呼。随后用手语告诉记者,他是听障人士,提示记者用手势1或2,选择堂食还是打包,再扫码自助下单。
小伙子名叫刘宣,毕业于郑州一所本科院校,学习的是美术专业。此前,他曾在工厂生产线、服务机构工作过,今年上半年经过选拔、培训成功入职后,对这个岗位特别珍惜,用心地关注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例如外卖员到店点餐或者取餐时,他会递上一小杯品鉴茶水,安抚他们等待取餐时焦躁的情绪。对于第一次到店的顾客,他会放慢手语比划的速度,帮助消费者适应无声茶饮店的消费环境。“每次看到顾客离开的时候,也转动手掌同我们打招呼、说再见,我就很有成就感,原来自己也能做好这份工作。”刘宣说。
门店配备了手写板、指示牌、菜单图示等各种无障碍沟通设施,避免了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不便。
霸王茶姬湖南区总负责人李顺介绍,这家店是霸王茶姬品牌在全国的第二家、湖南省的首家无声门店。门店共有13名工作人员,其中10名听障工作人员被称为“天使伙伴”。该项目作为公益项目推进,旨在为听障人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展现企业的社会担当,考虑到“天使伙伴”与消费者沟通的时间会相对较长,所以把门店的位置选在人流相对较少的新商业体内,给门店制定的经营考核目标也非常低。“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后,这家店每天的出杯量是原定计划的三四倍,此前担心他们接不住的线上业务,经过他们的努力,也成功开通,让我们非常感动。”
像刘宣这样,从0到1的努力和付出,门店的员工、手语老师潘雪梅最清楚。潘雪梅也有一定程度的听力障碍,但能像正常人一样表达,并精通手语,此前在一所职业学校担任手语老师,入职之后在门店兼任手语翻译。
聊起开店前后,小伙伴们经历的难关,她告诉记者,小伙伴们担任茶饮制作师是第一次。为了获得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们在培训考核期间,为记住每一款茶的配方要点、每一台设备的使用要求,常常记背到凌晨一二点。
线上下单的点单方式、制茶饮设备的自动化,茶饮生产制作的标准化、信息化,降低了听障人士适应这一岗位的专业技术难度,横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如何畅通与正常人群的交流。
为此,潘雪梅与小伙伴们一起研发了一套语言体系,让顾客的点单诉求能最快地得到响应。例如,该品牌有一款奶茶名为“伯牙绝弦”,潘雪梅就将手语中B的手势代表“伯”,“牙”则用指向自己的牙齿来表示。乍一看,此伯牙非彼伯牙,能最快速地将消费者的需求在两套语言体系中连接上。
“在与消费者一次次的沟通互动中,我们的小伙伴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也具备了更好地融入社会的能力。”潘雪梅说,这家茶饮店给予了听障人士工作机会,搭建了听障人士与正常人沟通的桥梁,希望长沙能开出更多的无声门店, 让更多听障小伙伴在包容和关怀中展现自己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