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聚力向“新”,着力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湖南
湖南 > 湖南商讯 > 正文

以岭药业聚力向“新”,着力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相比于传统生产力,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作为中药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以岭药业始终坚持市场龙头、科技先导的创新发展战略,围绕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0621/ffe4e0efe8351ae6cef6deb76ed55c1d.png

在中药理论原创上,以岭药业首次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是近百年来中医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络病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相继出版,这三大专著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其中,《络病学》成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在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课。2023年5月,“中医络病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岭药业一直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据以岭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9.35亿元,占营收比超过9%,体现了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在高研发的基础上,以岭药业搭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凝聚了一大批科研、生产、管理的精英,包括外籍专家、归国专家、博士、硕士等各类高级人才,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6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六项国家重大科技大奖。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微血管病变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难点和关键点。“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在这个国际难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解决了微循环障碍的国际性难题,位列“新时代(2012-2022)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为了更好地将新技术、新理论落地,以岭药业创立“理论+临床+实验+新药+循证”一体化的中医药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以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组方和实践,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技术和现代科技完成实验研究和新药转化,新药上市后再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并用确实的数据来诠释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让中医药创新理论的科学价值得到临床、实验数据的佐证。

在强大科研实力和领先商业模式的支撑下,以岭药业中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构筑了强大的产品力。公司独家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一成果在眼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以岭药业中药1.1类创新药芪防鼻通片已申报生产,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及络痹通片正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预示着未来有更多的创新药物将陆续问世。目前,以岭药业研发上市的专利中药已有14个,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临床多发、重大疾病领域,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

此外,以岭药业在化生药、大健康产业方面也均已形成核心科技、核心产品、核心业务的稳定业态,整体发展进入快车道,对应产品的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据了解,目前以岭药业的化药已度过初创阶段,三个重大创新药已进入临床和待批生产阶段,转移加工及非专利药的美国及全球市场业务已经展开,代理药物销售快速增长。生物药创新也正紧跟生物医药前沿进展,其中一项生物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科研步伐与成果转化有望加速推进。健康产品方面,连花口罩爆珠、连花牙膏、连花护手霜等产品均已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许可。

综上所述,以岭药业从络病理论的构建到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化,从新产品的成功上市到多产业布局,每一步都凝聚了其对创新的执着追求。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加快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还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