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淇丹:践行“中马命运共同体”携手共筑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湖南
湖南 > 湖南商讯 > 正文

邓淇丹:践行“中马命运共同体”携手共筑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6月20日李强总理结束对马来西亚为期三天的官方访问后启程回国。由诺阿末上尉率领的皇家游骑兵团(礼仪)一营仪仗队为李强送行。在场者还包括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丹斯里左哈里、马来西亚交通部长路兆福、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大马驻中国大使拿督诺曼。

适逢中马建交50周年,访问期间,

安瓦尔指出,马中友好源远流长。50年前马中领导人作出两国建交的决定以来,马中关系得到蓬勃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马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马中关系,推进马中友好合作符合马根本利益。马方支持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愿同中方一道,深化贸易、投资、粮食、能源、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开创马中关系的新时代。

安瓦尔进一步表示,2024年将不平凡。会有更多更稳更精彩的合作陆续呈现。2024年不仅见证了中马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

李强表示,正如习主席指出,中国同马来西亚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回顾中马建交的50年,两国坚持战略自主、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守望相助、坚持人文相亲,这些是在中马关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启示,也成为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

李强以马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来形容中马关系,他指出“友好”二字重千斤,在当今时代尤为珍贵。我们要更加注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彻底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和做法;要更加注重设身处地地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马开展友好年活动,不仅是为了促进双边关系更好发展,而且是要弘扬一种友好的精神,呼吁和感召世界上更多的人同心济沧海,携手向未来。

两位领导人的讨论体现了中马友好关系的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为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商务大使邓淇丹作为中马两国经贸合作亲历者、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深入参与主导多项外交活动和商务洽谈。

邓淇丹称,中马两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中方愿进口更多马来西亚优质农产品、电子电气产品、清真食品和绿色产品。中马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了清真食品的进出口问题,这不仅是经济合作的象征,更是文化交流、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供应安全、技术与人才交流、多元合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体现。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方面,人们可以看到,清真食品贸易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一种促进国际合作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经济合作加深:

中马双方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清真食品等优质农产品领域。通过加强清真食品的进出口贸易,不仅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能促进两国间的经济互补和共赢发展。

文化交流促进:

中马两国在清真食品贸易方面的合作,可以作为其他类似国际合作的范例。通过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推动更多国家在食品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全球经贸关系的和谐发展。

清真食品的贸易往来也伴随着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例如,清真认证(Halal认证)的推广和实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通过合作,两国可以在食品安全、食品科技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共同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水平。

政策支持增强:

中马两国政府的联合声明显示了双方在政策层面对清真食品贸易的支持。中国政府欢迎马来西亚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扩大对华出口,这种政策支持为清真食品贸易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民族团结促进:

清真食品的合法生产和规范管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保护。在中国,多个少数民族普遍具有清真饮食习惯。通过确保清真食品的质量和供应,可以有效维护这些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邓淇丹还表示“自1974年中马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通过多年的紧密合作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这是我们需要慎之又慎切切珍惜的。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马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这对于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具有示范意义。我们深知中马两国政府签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24-2028年)》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我们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地利用中马两国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与马来西亚企业的合作模式,做“中马命运共同体”践行者,携手共筑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