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银聚合力,长沙工业设备加速“上新”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政企银聚合力,长沙工业设备加速“上新”

微信图片_20240618152800 (1).jpg

长沙市大规模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暨2024长沙产业金融服务大行动启动。

微信图片_20240618152824 (1).jpg

设备更新供需企业交谈。

微信图片_20240618152815 (1).jpg

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

红网时刻新闻6月18日讯(记者 彭超)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战略性的重大经济举措在各地掀起热浪。6月18日,长沙市大规模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暨2024长沙产业金融服务大行动启动,邀请105家供需企业、18家银行及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通过搭建多方交流和资源对接的平台,全方位推进全市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效衔接,助力产业与金融同频共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长沙思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做工业母机产品的企业,董事长陈剑波一大早就来到活动现场。“我想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供应商,了解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细则出台。”陈建波介绍,现有企业车间的普通车床已经用了30多年,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靠工人的技术水平保证精度,需要新的数控机床。

和陈剑波一样,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亮也忙着和关联企业交流。“我们的生产高低压电器成套电器设备还是有竞争优势,想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匹配的企业。”王亮表示,也期待长沙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朗,帮助企业降低更新设备的资金成本。

根据七部门印发的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随后,湖南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每年将推动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5年内推动1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就地扩能提质增效。

作为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面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蓝海,长沙正迎来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机遇。长沙拉出任务清单,研究落实举措,对各重点领域主要设备更新需求情况和供给能力进行了全面摸底,积极储备谋划,聚力推动长沙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

供需双方企业交谈甚欢,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湖南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的咨询台也没有冷场,引来参会企业热切交流,共谋合作机遇。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当天的现场,中国民生银行发布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专项信贷产品、长沙市大健康产业链专项信贷产品。其中,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专项信贷产品,产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3.2%起)、法人账户透支(利率3.0%起)、商票贴现、银票贴现为主,资金用途用于向上游采购原材料。长沙市大健康产业链专项信贷产品,设定授信额度上限(原则上不超过3000万元),取孰低值确定授信额度,贷款利率3.2%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我们会灵活运用好国家出台的政策,为企业更新设备提供最优惠的利率。”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贺诗军表示。

据了解,近日,长沙正式获批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中央财政将按照每个入选城市不超过3亿元下达奖补资金。长沙将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以重大示范项目为引领,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时代。

“此次活动整合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产业园区等各方资源,提前梳理全市有设备更新需求企业名单,实现装备制造企业与设备更新需求企业、金融机构直接沟通,一站式解决设备采购、资金周转等难题,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探索产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德志介绍。

接下来,主办方还将举行2024长沙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征集评选、2024长沙产业金融服务大行动金融机构特色活动等,为长沙争当领头雁、奔向新高地凝聚强大合力,注入新动能。

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暨产业金融服务大行动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指导,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沙晚报社联合主办,市委金融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支持,市企业服务中心承办,旨在促进工信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供需对接,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