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春砂仁:传承与振兴的南药瑰宝
湖南
湖南 > 湖南商讯 > 正文
站内

广东阳江春砂仁:传承与振兴的南药瑰宝

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阳江市,春砂仁这颗绿色的瑰宝闪耀着千年的光芒。它不仅是阳江乃至广东人民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深厚家乡情谊和文化的象征。

春砂仁,原产于阳江市阳春市金花坑,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药效和食用价值而闻名。唐朝时期,春砂仁就因能治愈牛瘟而为人所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更是被选为贡品。在《药性本草》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等古代医书中,春砂仁被详尽记载,被誉为调和佳品,能开胃消食、滋补肺肾。

春砂仁之所以能在阳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得益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阳江地区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为春砂仁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春砂仁已经成为了广东阳江的一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自然资源,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和当地企业共同努力,加大了对春砂仁产业的培育力度。阳春市春砂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成立,标志着阳江春砂仁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产业园政策支持和推动,春砂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值和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阳春恒丰实业公司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园的主体企业,在春砂仁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立于2008年的阳春恒丰实业公司,依托4217亩金花坑春砂仁原产地基地为核心,采用“省龙头+合作社+农户+基地+旅游”的模式发展春砂仁产业,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及周边乡镇农户6000多户种植春砂仁达5万多亩,实现了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节目深入探访了传奇的金花坑产地,通过恒丰董事长的创业故事,借助创业者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阳江特色农业产业的勃勃生机和创新发展。

在恒丰实业公司的带领下,阳江春砂仁产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在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建设春砂仁博物馆、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等方式,春砂仁的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同时,春砂仁的种植也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形成了林地种植的复合生态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目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3万亩已经增长到9万多亩,整个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由于春砂仁是林下作物,可以在林地进行春砂仁种植,形成林地种植的复合生态,农民每亩投入1000多元人民币,仅在春砂仁种植及加工环节就可增收达万元以上。目前整个阳春的春砂仁产业总产值已超12亿元。

如今,阳江春砂仁已经成为了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其独特的药效和食用价值得到了更多人的认识和喜爱。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阳江春砂仁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阳江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春砂仁这颗南药瑰宝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