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度有温度 看湖南治超经验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有力度有温度 看湖南治超经验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公路桥梁的“第一杀手”,也是道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

近年来,湖南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治理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工作,聚焦“科技赋能、法治护航”的治超模式,探索柔性执法举措,超限超载率控制稳居全国前列。

今年一季度,全省普通公路超限率0.28%,同比降低76.1%;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0.35%,同比下降23.9%,有效助力路网技术状况稳步提升和交通安全态势平稳向好。

▲益阳市赫山区G536K126+500公路治超非现检测点。

▲益阳市赫山区G536K126+500公路治超非现检测点。

如今,这样的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湖南已在货物运输重点路设置了446套。其中,414处及全省1790个公路超限检测站、货运源头企业、高速公路出入口均已接入湖南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发,构建了“省、市、县、站”四级的科技治超架构,逐步将检测数据、违法线索、违法处罚与一超四罚等业务融合,实现全网通办、全过程监管。

针对“超限惯犯”,湖南还积极推广“电子围栏”技术,实施线上追踪、预判行驶轨迹,就近调度交通、公安联合执法。

“当超限超载车辆不遵守非现场检测点要求,擅自驶离,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罚时,‘电子围栏’会自动录入车辆信息。当违法车辆再次进入辖区时,系统会立刻发出预警,第一时间发送给在线执法人员,实现对违法车辆的精准拦截。”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政务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和“电子围栏”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对过往车辆实现全天候自动检测、号牌识别、筛录,让执法更加精准、高效、有力。

“过去,公路治超多采用人海战术,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不高,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通过科技治超,实现24小时监管,有效解决治超人员不足、取证困难、车辆拦截安全等难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明显提升。”从事交通执法近30年的湘潭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易家湾执法站副站长周浩告诉记者。

柔性执法

治超有力度也有温度

货车超限超载危害大,治超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但行政执法,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湖南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业态下治理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工作的发展新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让执法既有硬度,也有温度。

▲执法人员向过往货车司机发放超限超载相关宣传手册。

▲执法人员向过往货车司机发放超限超载相关宣传手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恪守执法准则的基础上,湖南各地治超执法机构探索柔性执法举措,执法过程中注重教育引导,切实保障货运司机合法权益,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还利用治超站场提供安全休息环境,及时排忧解困,营造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的良好氛围。在日常工作中抓实宣传引导,下沉到工厂、企业、学校等一线,利用“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节点,宣传超限超载危害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群众对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公路安全保护的意识,推进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