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之后——南山国家公园“野化”纪实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归来之后——南山国家公园“野化”纪实

初春的一天,崀山镇石田村村民刘叙勇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他一直负责投喂的朱鹮突然变“色”。几个小时之后,这场惊吓变成了一个特大喜讯——中国纬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种群重建迎来了希望。

自2022年起,南山国家公园以担当和使命,启动了包括朱鹮、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野化放归。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朱鹮、大鲵曾广泛分布在湖南,却一度面临物种灭绝。如今,这场道阻且长的野外种群重建之路,在你我共同参与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多来的放归和后续监测,对于参与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初次尝试。

朱鹮羽毛变成黑灰色(摄影:李艾)

朱鹮羽毛变成黑灰色(摄影:李艾)

在野二年 朱鹮为爱变色换婚羽

刘叙勇是崀山朱鹮保护站的饲养员, 当他发现保护站周围的朱鹮在觅食的时候,“脖子后灰灰的一片。”他首先怀疑是“国宝”生了病,赶紧汇报。崀管局资源保护科立马咨询了陕西汉中的朱鹮专家,却意外得知——朱鹮变色,是因为它们正式进入发情期,开始自由恋爱了。

作为“鸟中国宝”,20世纪70年代末,朱鹮曾惨遭灭绝之危,当时的中国政府组织了两支专家队伍,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幸存朱鹮,花了3年时间,才在陕西汉中洋县的一个山沟里,找到了7只朱鹮。

开展了一系列繁育保护工作后,中国将朱鹮数量恢复到了如今的近8000只。和大熊猫一样,朱鹮既是“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人民对外交流的大使”。它因此得了个别名,“鸟中国宝”。

2021年,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明旭了解到,目前世界上的野外朱鹮种群,都生活在北纬30度以上地区的数个保护地内;在极端气候和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疾病频发的背景下,这样种群集中分布的特点意味着朱鹮这个物种仍面临存亡挑战。

南山国家公园环境优越、保护措施完善,纬度为北纬26度左右,比现有的野外朱鹮种群分布地都要低。且(沅江下游和中游)历史上本来就是朱鹮分布地,把百年前消失的它重新唤回,意味着为朱鹮物种生存范围向南延伸400-500公里,为种群保护又加了一道保险。

2022年至2023年,南山国家公园分别从陕西汉中、河南董寨和浙江德清引入34只朱鹮种源,雌雄搭配,且自然繁育能力强,它们在崀山片区和黄桑片区分批次经野化训练后放归。

其中,崀山片区一共分批放归了24只朱鹮。放归后,它们日常活动、主动觅食等都无问题,但当地工作人员仍然担心:万一远道而来的贵客并不适应南方新环境,甚至产生应激反应,不愿把这里当作新家,繁衍后代怎么办?——直到朱鹮们披上了灰色“婚羽”。

原来,每到2月底、3月初的繁殖季节,朱鹮头颈后部的皮肤就会分泌出黑色的粉末物质,通过不断水浴和涂抹,在上半身形成一片浅灰色区域,晾干后就变成浅灰色“婚羽”。这意味着,它们已经进入繁殖期,准备培育下一代。

其实,早在变色之前,刘叙勇也发现了一些恋爱的端倪:朱鹮们从一开始成群结队的觅食,慢慢变成一对一对分开觅食。尤其是朱鹮2号和3号,总是黏在一起吃饭。还有更细心的村民,看到朱鹮嘴里叼着树枝飞进山里。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朱鹮夫妻要为它们的孩子搭建新巢。

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南山国家公园成为南方朱鹮种群建立延续的“关键一站”,而这根树枝,便是起点。

雄性朱鹮叼起树枝送给雌性朱鹮,开始为爱筑巢(摄影:李艾)

雄性朱鹮叼起树枝送给雌性朱鹮,开始为爱筑巢(摄影:李艾)

用爱浇灌 崀一代破壳起飞

朱鹮十分“忠贞”,已经配对的伴侣不再更改,除非其中一只死亡或者失踪。比如朱鹮2号和3号,从2023年春到2024年春,它们始终在一起。

截至目前,南山国家公园放归的朱鹮经历两次发情期,其中黄桑放归朱鹮产卵3枚。崀山片区成功配对5对,筑巢近二十窝,成活幼鸟5只,已建立包含27只成鸟,总数超过30多只的朱鹮种群。

2023年3月初,第一窝朱鹮窝被发现,整个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下称崀管局)都很兴奋。“鸟窝”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后来他们才知道,40天的幼鸟看上去就已经长得和成鸟差不多大了,甚至因为羽毛蓬松,看上去还要大一点。

其他配对朱鹮筑的巢变多了,他们开始观测到一些规律。朱鹮夫妻一般会选择相对开阔,树杈粗壮的地方筑巢,且一旦发现四周有人活动,绝对弃巢逃跑。“但下了蛋以后,它们即使警觉,也不会丢下孩子”,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下称崀管局)资源保护科技术员李凯说。

李凯和同事们会在山顶上找一个角度,用望远镜观测它们的情况。等到下蛋之后,再在对面的树上安装摄像头。这时候的朱鹮爸妈基本不离巢了,为了给宝宝足够的温度,它们会24小时轮流蹲巢孵化,换班下来的则出去觅食。

鸟爸鸟妈轮流守护,换班外出觅食

鸟爸鸟妈轮流守护,换班外出觅食

林子里的天敌不知怎么总能发现雏鸟的存在,它们围着树盘桓,野猫更是嚎叫一整天。为了保护这些朱鹮宝宝,工作人员会适当清理掉树下的灌木、树叶和周边植被的树枝,在树干底部涂一些无害的润滑油,防止蛇和野猫爬上来,但是又不能清理得太干净,让天上的鹰发现。

怀着对新生鸟宝宝的期待,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盯着监控看,甚至还会偷偷到树下观察。从下第一个蛋到最后一个蛋出壳,大概28天左右。朱鹮妈妈会把一些不能出壳的蛋丢下来。也有一些幼鸟是不小心掉下来的。“看到有幼鸟掉下来,心疼死了”,李凯说。后来,他们在树下安装了防坠网。

终于有一天,有人看到一个白白的小身影稍微探出头,左右动了一下,又缩回去了。大家兴奋地反复拉监控视频进度条,看到它的绒毛白白的,短短的。

小家伙生长奇快,一天一个样,从鸭蛋大小,一周就变成了庞然大物,出壳的幼鸟超过2只,母鸟就挤不进窝了。朱鹮宝宝虽大,此时却还需要吃“糊糊”。朱鹮妈妈把食物半消化之后,当宝宝们想吃,就会顶开妈妈的嘴,把头伸到朱鹮妈妈的喉咙里吃。等到鸟宝宝40天左右,朱鹮妈妈才会叼一些活泥鳅、小鱼小虾喂它们。

整个育幼的过程,工作人员仔细记录着,包括朱鹮的喂食时间,小鸟站起来的时间。“做好习性监测,是后续继续培养崀二代、三代的关键。”崀山管理局资源保护科科长赵佳健说。

大概50天,一只羽翼丰满的幼鸟扇动翅膀,开始起飞,它谨慎探路一周后,跟着妈妈大胆飞向外面的世界,成为土生土长的“崀一代”。——这也意味着,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重建全球纬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种群迈出了重要一步。

幼鸟长大,从鸟窝移步枝头开始学习飞翔(摄影:李艾)

幼鸟长大,从鸟窝移步枝头开始学习飞翔(摄影:李艾)

重返山涧 “娃娃鱼”归乡

天上是翩若惊鸿,水里是宛若游龙。2023年11月9日,8尾来自本省大鲵中心的华南纯种大鲵被放归在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

放归点是一片美丽的山涧,岸边根系繁茂。4尾被投入山涧上游深潭处、这里静水流深,环境隐蔽。水流量恒定,水里鱼类、虾类等食物量足够。遭遇山洪暴发,也可以迅速往洞穴躲藏,不会在湍急的水流里被冲掉。另外几尾,则被放归入下游等相对更冒险的生境做参照组。

黄桑保护处科研科科长蔡汉华记得,那天,这些重达十多斤的大鲵入水后,很快便姿态优雅地溯水而上,在众人的视线中逐渐模糊,不到一分钟,就潜入深渊洞穴,回到了它们最初的故乡。

归来之后——南山国家公园“野化”纪实

——黄桑原本就是华南大鲵的历史分布地。

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物种历史极为悠久。因药用价值曾被大量捕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因成年后的叫声类似婴儿啼哭,因此被称为“娃娃鱼”。

尽管人工养殖大鲵数量不低,但野生大鲵却极少,且只能生活在环境良好,水质优越的所在。黄桑曾是华南大鲵的故乡,直到几年前,仍有村民偶见其踪影,只是次数越来越少。

8尾华南大鲵放归,更像是流浪的子孙们又回到了最初祖先所在的水域。过去,国内放生大鲵种类比较混杂,导致了一定的基因污染。但这次,湖南大鲵中心通过梳理大鲵种系,筛查基因,在活体库匹配了黄桑地区原始分布的纯华南大鲵种。

原生种回归,和朱鹮一样,也是为了恢复、扩大现有大鲵的分布范围。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大鲵,会因为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而产生遗传的变化,大大降低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同质化对华南大鲵构成的威胁。

另外,大鲵属于水生生物食物链顶端捕食者,而缺乏顶端捕食者是不少生态链失控的主要原因(比如前几年的野猪泛滥),恢复食物链顶端捕食者大鲵的数量对调控区域水生食物链意义重大。

不过,放归大鲵要想真正活下来,并且繁殖成种群,必须符合这五个条件:一、水质条件,需要水温适宜,溶解氧含量高、无污染;二、河流落差相对平缓,无断流和悬崖;三、遮荫条件,植被条件适宜,尤其是根系发达,方便它们筑巢;四、河流构造,最好是鹅卵石底,有藏匿空间;五是人工干扰少。

而黄桑片区,不仅水质条件好、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更重要的是,没有外来物种入侵,土著的鱼类组成很符合大鲵的原生态环境。 “为了迎接大鲵,我们对周边村民做了充分的宣传工作。”黄桑保护处科研科科长蔡汉华说,大鲵活动区域大概在100米左右,放归点附近保护工作充分,人工干扰少,更没有电鱼、毒鱼的情况。

为了适应野外,此前,这8位“少男少女”被给予了充分的野化训练。在一个大约30平方的野化池中,人为搭建了洞穴、溪沟等模仿溪水山涧的状态,提前3~6个月,体重合格的大鲵被放进来,学会主动寻找洞穴隐匿、主动避光。它们感受到环境中光线、温度的变化,从而感受到日出日落的节律。

在野化池里,还会定时放一些活鱼,培育它们主动捕食的技能。祖先们野外生存的三个主技能:觅食、隐避,适应水源(水光温的变化)在它们身上“觉醒”。

同样觉醒的,还包括“恋爱”。室内养殖大鲵很少主动繁殖,都是人工打催产针。野外的大鲵不同,在感受到水光温变化后,雄性会邀请雌性进行亲密活动,如依偎等。

放归的8尾纯种华南大鲵,4雄4雌,均值壮年。“大概在十岁左右,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都比较高。” 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王丞说,大鲵六至七岁性成熟, 一些隐蔽、安全的场所是它们繁殖时的选择。育幼时,雄性还会守在洞口,防止其他生物攻击。雌性则把死卵吃掉,防止其他卵感染。作为细心的父母,它们还会搅动巢穴,为孩子们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大鲵种种天性的释放,是否会给当地带来一个新的种群,我们拭目以待。

野化之后 探索和谐共存

朱鹮在野两年,崀山镇的村民已经把它当成了家乡的一份子。

李凯告诉我,村里有一个老头,每次朱鹮飞过他头顶的时候,他都会大喊“仙鹤”。还有些年轻点的妇女常给朱鹮拍抖音。朱鹮们的日常监测主要也靠老百姓,他们成为了四处遍布的朱鹮联络员,尤其是那些年纪大不怎么出门的老人,对朱鹮常驻的住处了如指掌。

2022年,崀山镇将60多亩稻田实行鹮田一分的制度,每亩水田留一分面积作为鱼虾泥鳅等。今年,当地干部打算从中选出十亩地里做鱼稻共生:在田里开一些口字型、井字型、什字型1.5米宽的壕沟,投放小鱼苗。让朱鹮在冬天至初春季节,稻田收割、河流干涸时也能找到食物。慢慢地探索,以投食为主到以生境恢复为主,最终让它们实现在崀山这里自由的生存。

朱鹮与白鹭一起觅食(摄影:李艾)

朱鹮与白鹭一起觅食(摄影:李艾)

黄桑片区也在努力提高朱鹮幼鸟的破壳率、成活率。安装有pit(一种内置芯片,相当于朱鹮身份证)的朱鹮活动频率明显增强,野性正在逐渐回归。

基于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南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之一。在这里开展朱鹮、大鲵等野外种群重建,既是履行国家公园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的职责,也彰显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理念。

通过对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重要栖息地(生境)进行有效保护,尽管处于重建野外种群的长路上尚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探索,有很多困难亟待克服,但大多数工作人员对野外种群的恢复依旧充满期待和信心。“这只是时间问题”,所有受访者都这么说。(秋盈)

来源:湖南南山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