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德昌立足产业、资源及区位优势——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
湖南 > 湖南商讯 > 正文

凉山德昌立足产业、资源及区位优势——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德昌,这座位于四川省西南方的县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安宁河谷的腹地,而自古便有着“香城”“凤凰城”和“燕子城”的美誉。德昌县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改革,并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

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凉山州德昌县作为“超级稻”种植基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为袁隆平团队的高产攻关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年均日照总时数长,无霜期天数多,为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袁隆平院士的精心指导下,自2018年至2023年,凉山州德昌县深入开展了旨在实现超级稻每公顷18吨(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的关键任务。经过团队数年的不懈努力与卓越实践,好消息传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成功突破至惊人的1251.5公斤,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杂交水稻产业的强大实力,更书写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世界新纪录。

同时,凉山州德昌县超级稻的丰硕成果,为“天府粮仓”的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凉山州德昌县超级稻的高产成就,不仅在全省范围内树立了粮食生产的典范,更为全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为“天府粮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粮食的安全存储和优质供应。

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德昌县,作为全国桑椹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域,荣获“中国果桑之乡”称号。凭借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德昌桑椹全年免于农药之扰,堪称绿色天然的无公害佳品。其味甜多汁,口感出众。德昌县产出的桑椹鲜果、桑椹干、桑椹汁和桑椹酒等产品,不仅在本土广受欢迎,更远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甚至加工出口至海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与赞誉。

德昌县充分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多年来持续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涵盖核桃、板栗、花椒等名特优经济林产业。成功打造了高丰万亩枇杷产业园区、永郎桑椹产业园区、昌州核桃产业园区等6个农林产业园区。同时,积极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实现林地增值、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持续向“森林粮库”目标迈进。

现代化农林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枇杷、桑椹、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已然成为德昌地方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农业基础条件,为德昌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生态基石。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在这里铺陈开来,生机勃勃。据悉,在2023年,全县的核桃、板栗、花椒产量达到了惊人的7.7万吨,产值更是突破了6亿元大关。而林下经济的产值也达到了2610万元。

依托园区“强产业”

德昌县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德昌成功打造了供港果蔬、角半、安宁河流域、茨达河流域等多元化产业园区,并在2020年将德昌县桑椹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名单。

近年来,德昌县将果蔬产业视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通过整村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在此模式下,通过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同时培育典型,强化产业筋骨,追求打造区域特色鲜明、产品个性突出的果蔬优势产业带。德昌县致力于推动农业品牌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以此更好推动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2023年,德昌县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00.12亿元的壮举,同比增长8.9%,增速在全州范围内稳居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4.58亿元,增长4.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农业与林果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德昌县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坚定稳健,充满活力与希望。

德昌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卓越的成就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对于推动全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