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注脚
精致的器物承载着千年的厚重
它们在岁月里端庄而沉默
却又用无声的语言传颂着历史的故事
文物就像一条跨越千年的纽带
让冰冷的历史在如今
重新焕发出鲜活的光彩
由我院联合风芒重磅打造的开年文化精品力作《奇“喵”博物馆》于2月25日起在风芒和芒果TV上线。节目选取了湖南博物院六件代表性文物,以国风沉浸感的审美体验和剧情化的方式,生动讲述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故事。截至3月13日,全网视频播放量总计突破1.2亿,话题讨论阅读量 8000万,中新社、中国青年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宣传报道,广电独家等专业公众号进行深度分析。
这批精心挑选的文物个个来头不小,都是镇馆顶流,它们分别是:西汉狸猫纹漆食盘、代表湘楚历史源头的八角星印纹白陶盘、中国唯一一件以人面纹为饰的方鼎“大禾”人面纹方鼎、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健运动图《导引图》、中国迄今所见唯一的西晋对书俑以及元代铜镜珍品“寓居长沙”麻姑献寿纹镜。
西汉狸猫纹漆食盘
食盘内黑漆地上画三猫一龟,猫用红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画面特别突出了猫大睁的双眼和长尾巴以及乌龟的长颈,形象颇为生动。三猫一龟的周围以红色和灰绿二色绘云纹,画面整体呈同心圆的形态向外扩展,构图讲究对称。龟代表长寿,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祥瑞,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八角星印纹白陶盘
八角星印纹白陶盘出土于常德汤家岗,属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它的纹饰精美、制作优良,盘口微内敛,圈足外撇,周身纹饰极其繁缛,从上到下分层次的戳印篦点纹、“X”纹、带状几何纹、“S”纹等,底部模印八角纹,图案极其规整与对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禾”人面纹方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年代为商代晚期,出土于湖南宁乡。此鼎花纹独特,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被称为大禾方鼎。商、周青铜器多以兽面纹作主题纹饰,人面纹饰较为稀有珍贵,而“大禾”人面纹方鼎以四个相同的人面纹装饰器体的主要部位,更加奇特。
《导引图》(复原图)
《导引图》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一卷反映保健运动的古代健身图谱。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运动保健的重要性,并创造了一套以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健身运动方式,《导引图》就是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养生保健思想。
西晋对书俑
西晋对书俑是一件出土于西晋墓的瓷质俑,这件青瓷俑的造型非常奇特,两名文吏相对而坐,中间置书案,案上有笔、砚、简册及一件手提箱,一人执笔在板状物上书写,另一人手执一板,上置简册。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对书俑,它反映了古人校对书籍的具体形象。
“寓居长沙”麻姑献寿纹镜
这面铜镜上雕刻着一幅精美的麻姑献寿图:仙风道骨的老者端坐于松树之下,麻姑手持灵芝侍立一旁,半开的洞府中一名童子和仙鹿徐徐而行,似为贺寿而来。图案间有铭文三处:鹿前“洪都章镇何德正造”,门中鹤上“寓居长沙”,松下翁前“至顺辛未志”。由这些铭文可以推测出,此铜镜是元代至顺年间洪都人何德正寓居长沙时所铸,是元镜中的珍品。
与一般的文博类视频节目不同,《奇“喵”博物馆》不只是科普文物的历史与知识,它创新性地打造了一只“西汉小湘狸”,并让它穿越各个时空扮演不同角色,来串连起6个不同时期的文物故事,同时带领观众以剧中人的视角了解每件文物的历史。小湘狸长相可爱,尖耳朵、长尾巴,身体饱满圆润,憨态可掬,由于“狸猫”在西汉可以慑鼠驱蝇,寓意吉祥,小湘狸的形象也表达了一种吉祥的祝福之意。
跟随小湘狸的视角,观众们在各个历史故事中穿梭,时而潜入辛追夫人府邸与主厨一起破解食盘盗版难题,时而化身部落长老选拔“全能之星”,时而化身商朝大王竞标祭祀方鼎,时而变为监工近距离观察校书郎工作……《奇“喵”博物馆》采用了情景喜剧的节目形式,将庄重肃穆的文物与新奇活泼的网络流行语结合,既保留了文物的严肃性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节目的趣味性,让观众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观看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博知识。在小湘狸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博物馆内的文物不再深沉而冰冷,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千百年的历史更迭和悲欢离合,终于在如今重新生动鲜活起来。节目中的故事看似奇幻跳脱,实则都与文物历史息息相关。借助影视作品这一媒介,一件件古老的文物得以走进大众的视野,一段段厚重的历史也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带着对文物的敬畏与好奇,走进湖南博物院,在近距离的接触中亲身感受文物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