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南方小土豆”的说法过于敏感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不必对“南方小土豆”的说法过于敏感

“南方小土豆”火出圈,本质上展现的是一种非常令人欣慰的画面。

▲“南方小土豆”成了热梗。图/网络视频截图

▲“南方小土豆”成了热梗。图/网络视频截图

|柳早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的冬季旅行多次火出圈。而作为此次旅游热潮的主要群体——“南方小土豆”,也频频登上热搜。

但“南方小土豆”这个说法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个说法是对南方人的冒犯,认为这是在说南方人身高不高,“土豆”的说法似乎也有嘲笑肤色的意味。也有网友站出来说,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歧视性色彩,这就是一种爱称,是希望通过一种亲昵的说法,向南方游客表达善意。

其实“南方小土豆”,只是随着今年冰雪旅游大火之后,突然蹿红的一种说法。而且似乎也并非只有北方网友这么称呼,在一些更早的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个说法很多时候也是南方网友的自称。

所以,对“南方小土豆”这个说法不必过于敏感,更不必扣上刻板印象甚至地域歧视的帽子。很难想象,类似称呼是为了表达一种嘲笑,这种揣测和近期北方城市的实际表现实在是大相径庭。

比如这两天新晋的网红城市哈尔滨,为了招待游客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把交响音乐会搬进了商场,人造月亮、热气球也开始上场,甚至连哈尔滨工业大学都推出了旅游攻略。

此外,黑龙江省还特地给海内外游客发了一封新年感谢信,称“这个冬天,您的传扬,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风趣幽默的行文收获了不少好评。

而“南方小土豆”正是在这种巨大的热情之中伴生的称呼,它是当地人自然的情感流露,硬要说是歧视的话,未免过于苛刻了。

而因为话题设置的天然特性,社交平台很容易催生这类带萌系色彩的说法,以起到快速传播的效果。比如用谐音、美食来指代地域等。这些说法也许不够严谨、隽永,但本质只是一种玩笑,对它进行深文周纳似的解读,可能就离题太远了。

由此看来,“南方小土豆”火出圈,本质上展现的是一种非常令人欣慰的画面。南北方的人们,在这个冬日里其乐融融地相处。若对一个词上纲上线,用恶意去揣测彼此,最后可能导致一场热热闹闹的旅游盛宴,滑向一地狼藉的窘境,这恐怕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南方小土豆”的说法引发一些争议,其实也反映了网络语言的某种困境——网络梗的热度是有限的。当一个词被频率过高、铺天盖地的使用之后,难免也会让一些人感到疲倦,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人们不必在南方北方之类的话题上制造紧张的氛围,将舆论导向一种地域对立。相信大多数到达北方的游客,听到的称呼大概率不是网络梗,而是“先生”“女士”“朋友”“兄弟”“大妹子”等等。称呼有很多种,但内里的热情是不变的,无论东西南北,人们都应该相信对方的善意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