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校园全景。
“熙攘的北门,下课铃声响起后,我们涌出教学楼,到大草坪打滚晒太阳,母校是如此地开放包容……”在湖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水产学院2022级学生袁懿晒出与母校的“感情”。
坐落在马坡岭下、浏阳河畔的湖南农业大学,已走过120年风华。
毛泽东同志曾在修业学堂(湖南农大前身)当过教员,题写过湖南农学院(湖南农大前身)校名;袁隆平生前是湖南农大的名誉校长;如今,湖南农大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数量占全省农业领域的一半……
▲10月8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沙举行。
百多年来,这所高校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学子?这所以农业为名的大学,与新时代又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学农一点都不土
学农有何前途?这是很多考上湖南农大学子的入学之问。
“刚入学时,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还要继续学农业、做农民、干农活,心里曾对前途感到焦虑和迷茫。”这是1995年19岁的湖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新生蒋政云的入学心声。
▲从湖南农大畜牧专业毕业的蒋政云。
经过大学4年学习,蒋政云的心态发生了180度转变。2002年,在老师帮助下,他发起创立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保健养殖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而且“野心”不小,要打造“全球保健养殖第一品牌”。
从焦虑迷茫,到笃定从容,蒋政云的求学之路在湖南农大学子中颇具代表性,他们撕掉了学农“又土又没前途”的标签,变成了知农爱农兴农的热血青年。
1984年毕业于湖南农大的唐岳,把农大学子的创业拉到了新高度。
唐岳于1999年在长沙创办楚天科技。目前,楚天科技已成为国内医药装备巨头,2022年营收超过60亿元。
“母校给了我们家国情怀的种子、独立思考的启蒙和奋斗担当的精神。”为了感恩母校,唐岳于2021年代表楚天科技向湖南农大捐赠1000万元,是当时学校接收的最大一笔捐赠。
创业、科研、从政......湖南农大校友证明了学农人的前途不受限,充满无穷想象力。
今年7月2日,该校1979级蔬菜专业校友屈冬玉,连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2019年屈冬玉首次当选总干事时,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湖南是“鱼米之乡”,是全国13个主产粮省份之一,是确保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力量。作为湖南“顶配”的农业高校,湖南农大承担着湖南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人才培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理念推广等重要责任。
120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的不懈传承和努力,伴随着农业发展的爬坡过坎,摘下一颗又一颗丰收果实。农事,乃国之大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学农依然离不了土,但在同学们的心里,学农已不再土。
湖南农大2021级农经专业本科生王馨可表示,将接过强农兴农的接力棒,让农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更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
学农也可以很“豪”
今年4月,湖南一粒水稻种子卖出500万元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
这粒高档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种子“檀湘A”,由湖南农大参与研究,中国种子集团花了500万元买到了全球范围内生产经营权。
▲4月11日,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种子集团和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高档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檀湘A”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
有人说,这代表着市场对科研成果的认可,是农学知识“落地生金”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湖南40%以上的涉农龙头企业应用了湖南农大的科技成果,全省主要农作物推广新品种40%左右由湖南农大选育,年推广面积在5000万亩以上。
湖南农大的“院士天团”,更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佼佼者。
湖南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团队从1986年开始,从事辣椒育种方面的科研,建立起全国最大辣椒种质资源库,培育出165个辣椒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3亿亩,占中国辣椒种植面积的70%、全球辣椒种植面积的30%。
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深耕油菜育种60多年,其团队育成的“湘油11号”,是我国首个国家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三高”和特早熟油菜新品种成为长江流域主栽品种,推广面积超1.5亿亩,支撑了湖南油菜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用40余年时间探索猪的营养“密码”,其团队研发的生猪生态养殖关键技术,解决了肉品质量和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推动我国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不断升级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在黑茶加工理论技术和茶叶功能成分绿色高效提制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催生了千亿级产业,也使中国在茶叶提取物研究领域从跟随者跃升为引领者。
▲10月7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湖南农业大学调研。(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0月7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湖南农业大学调研时的嘱托,激励农大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高校作为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湖南农大党委书记陈弘表示,该校将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与“三农”发展需求无缝对接,以市场化方式实现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服务“三农”能力。
演绎“农之大者”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头戏,也是湖南农大学子大显身手的地方。
湖南农业大学现有80个本科专业中,农科专业和涉农专业54个,占68%;现有24个一级学科中,18个与农业直接相关,占75%。
湖南农大长期为临武鸭、古丈毛尖、东江鱼、汉寿甲鱼等县域名优农产品持续提供服务支撑。近年来,湖南农大与1000余家农业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49个特色产业基地,16个专家服务站,派出50余支全产业链专家团队、30多名科技副县长、649名科技特派员、846名三区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服务。
▲10月8日,湖南农大举行校地校企签约仪式。
10月8日,湖南农大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举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校地校企签约仪式,与省内外20个市(州)县人民政府、1家科研院所、15家知名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从此次校地企“三向奔赴”中,可以看出湖南农大举办校庆活动的格局——校庆不仅是学校的庆典,更是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契机,还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起点。
10月7日下午,湖南农大以“强国建设与大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校长院士论坛,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00名院士、专家学者和高校领导出席论坛,共商“强农报国 共创未来”之策。
10月8日,湖南农大&长沙芙蓉助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暨“湘商校友回归”招商恳谈推介会在长沙举行,湖南农大整合知名湘商和校友资源,让“校友富矿”转化为“产业富矿”,推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
10月9日,湖南农大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现代农业科技南南合作暨湘非农业合作论坛在长沙举行。该活动吸引200多名来自15个国家的驻外使节、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擦亮了杂交水稻的外交名片。
10月10日,湖南农大决定面向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公益性开放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动植物标本馆等科学文化场馆,旨在推动全社会涵养知农、爱农、为农、重农、兴农的情怀,汇聚全省人民的共同力量建设农业强省。
一次校庆,又一次刷新了大家对湖南农大的认识。
走过120年的湖南农大,与湖南及湖南农业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作为农业大省,湖南为湖南农大提供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广袤田野;同时,大量从湖南农大走出去的科技成果应用在三湘四水,助推湖南农业从“穷、苦、累”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2000年,湖南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22.1%;2010年时为14.5%;2022年,降至9.5%。
虽然农林牧渔等的占比越来越小,但农业相关的延伸产业越做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比如,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成为湖南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湖南农大的使命,其实是要将传统农业的比重越做越小,而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比重越做越大,将农产品的附加值越做越大,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越做越大。
这种“大和小”的辩证关系,不仅是湖南农大对“农之大者”的生动演绎,也是湖南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密码。
观潮君了解到,与湖南农大一路之隔的一艘现代化“农业航母”即将起航,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农大片区项目将于今年底全面启动运行。
湖南农大是岳麓山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之一,该实验室着力打造蔬菜、油菜、茶树、中药材等重大战略种源创新区、育种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区以及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集聚区。这将成为湖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又一张“王牌”。
走过120年的湖南农大,未来将肩负起强农兴农使命,着力建设“质量卓越、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农业大学,致力成为湖南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坚实底座。
附:湖南农大历史沿革
1903年
革命先行者周震鳞先生创办“修业学堂”,成为湖南农业大学办学的肇始。
1950年
由省政府接管,更名为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
1951年
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1994年
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成为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进入了以农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新阶段。
如今
湖南农大已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2个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
》》》校友忆湖南农大:
1964级畜牧专业本科生吴合林:1964年9月,我穿着哥哥的麻袋裤和姐夫给我的补丁衬衣,挑着小木箱和旧棉被,走了30多里乡村路,从衡山火车站坐车去湖南农学院求学。学校补助了我一床新棉被和一件棉袄,还给我评了助学金,让我无后顾之忧。
1977级植保专业本科生文礼章:那时虽然没有电脑,但上课时老师们手中那一沓沓的手写讲稿和黑板上那整整齐齐的粉笔字,无不激发着学生们的求知欲。
1994级土壤化学专业本科生刘建祥:收到湖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正顶着太阳收割稻子。那一年(1994年),湖南农学院改名为湖南农业大学,我与湖南农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级生理学专业本科生符晨星:最难忘那年的冬季早自习,天还没亮,我就会在同寝室东北籍同学的感叹声中醒来,“南方的冬天太冷啦!”“快点起床吧!我必须嗦一碗热汤粉才行。”
PS:湖南农大校友们,请留言说出你与湖南农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