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叫长沙丨奋斗长沙:成就高光时刻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有一种生活叫长沙丨奋斗长沙:成就高光时刻

奋斗的人生最精彩。因为有梦想,每个人都可以了不起。

选择一座城市立业、安居,也就是选择了一种奋斗人生。勤勉、奉献、敬业与专业,多大程度上获得相应的成就与尊严,体现了一座城市对奋斗者的褒奖,对矢志不移建功立业的赞美。

长沙,奋斗者的沃土。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长沙市以1004万的人口统计数据,跻身全国14个特大城市之列。

人口数据是一个城市经济繁荣度的晴雨表之一,也折射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包容度。近五年来,长沙在产业布局、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入,每年净流入人口超20万。

心向往之,身所以至。怀抱着梦想的奋斗者们来到长沙,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在重大项目的第一线,留下新时代最美的身影、最精彩的人生风景。

湘江潮涌,1.18万平方公里的星城大地,处处镌刻着星城儿女奋斗的足迹。高质量发展的各科答卷上,长沙向着“全优”拼搏迈进。

△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车间调试设备。图/新华社

△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车间调试设备。图/新华社

“00后”小伙用焊枪点亮人生

戴上面罩,手持焊枪,在焊钳与面板接触的那一刻,迸发出的焊花“滋滋”作响。在这炫彩四射的电焊世界里,“00后”小伙黄红兵的人生也被“点亮”了。

“电焊的世界里,每天都很闪亮,很精彩。”黄红兵说。他是中联重科的一名关键焊缝资质焊工,每天负责混凝土泵车关键部位的臂架对接焊工作。

中联重科有着目前全球臂架最长的混凝土泵车,7桥7节的碳纤维臂架总长101.18米,能达到30层建筑那么高,至今仍然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要成就这样的“全球第一”,这个来自“长沙智造”的混凝土泵车,不仅需要绝对的工艺技巧,更需要极致的细心与耐力。

“X射线可以给人体拍片,也可以给机械工程设备验伤。”黄红兵告诉记者,他焊接的部位X射线探伤合格率每个月在99%以上——这不是一个轻易能达到的高度。焊前的准备、拼装、焊接、切割引弧板、打磨,每一个步骤对泵车臂架成型后的质量都至关重要。

黄红兵出生在衡阳耒阳的一个小乡村里。小时候家里穷,他和哥哥常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补贴家用。读完初中后,黄红兵听表哥说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对农村户口学子免学费,这才在职校接触到了焊接技术。

在学校里,师傅对黄红兵说:“只要你好好钻磨技术、吃苦耐劳,以后靠技术肯定能吃饱饭。”这一番话,黄红兵记在了心上,比旁人加倍努力。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在被誉为焊接行业中的“世界杯”的“嘉克杯”比赛现场,黄红兵从众多焊接好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那一年,他18岁。

来到中联重科以后,他也总是班组里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2020年,黄红兵又被推选为长沙市高新区劳动模范。作为当届最年轻的劳模,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中联人最普通的工作,练好技能,确保产品质量是我的责任。”

在22岁的黄红兵心里,除了努力挣钱为家里人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还有一股梦想的力量指引着他前进。“我的偶像是艾爱国和易冉。他们都是湖南出了名的焊接工匠。”黄红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希望自己能够好好钻研技术,在未来也能像前辈们一样,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把工匠技艺传承下去。

△黄红兵正在工作。

△黄红兵正在工作。

地下穿行者保障“城市脉络”

和许多人一样,彭安秀和丈夫育有一个孩子,和公婆一起三代同住。特殊的是,彭安秀是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长沙管廊项目的监控员,经常需要“三班倒”。

长沙管廊是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总长度41.89公里,总投资约39.95亿元。水、电、燃气……这些维系市民日常生活的能源“生命线”,就靠这条综合“城市脉络”向全城输送着。在城市的地下管廊空间里,各种管道线路“安了家”,原先在地上或者空架的电力、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各种管线“住”在了一起,可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这样一条综合“城市脉络”,已经正式投运5年了。彭安秀的工作,就是在综合管廊的“大脑”监控中心,对管廊内进行信息化监控。在地下世界,她还有一个好“伙伴”,它就是长沙管廊项目智能巡检机器人。红外高清摄像头是它的眼睛,鼻子能检测气体,全身上下安装多种传感器,机器人通过不同的巡检模式,对廊内各类设施、设备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检测。

“长沙管廊运用的是国内领先的智慧运营体系,相对来说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很多,巡检效率也会高很多。”彭安秀说。

长沙管廊项目技术新、体量大,运维也是一项难点工程。彭安秀称,为了保障24小时智能监控和统一调度,工作人员需要三班轮值,而对她来说,照顾孩子的时间也就相对更灵活了。

彭安秀和丈夫都是外地人,在湖南警察学院上学相识。毕业后,两人顺其自然留在了这座城市,成家、立业、育儿,长沙已是他们幸福小家的启航地。工作和照顾宝宝之外的时间,彭安秀还打算继续考技术岗位证提升自己,“对管廊项目来说,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去迎接新变化”。

据了解,长沙市政府在2017年出台意见,要求全市管线根据实际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以破解地面反复开挖造成“马路拉链”、架空网线密集造成“空中蜘蛛网”的城市弊病。既要抓品质,也要有颜值,关于长沙的关键词里,要打造“四精五有”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离不开城市建设者。

△长沙管廊项目。

△长沙管廊项目。

产业高地吸引人才聚湘

胡斯博是希迪智驾产品三部总监、主任科学家,今年35岁。从小在香港长大、国外进修的他,五年前来到内地的第一站就是长沙。

“刚来长沙的时候,确实是不习惯。现在的话我敢打赌,有些湖南人没我能吃辣。”胡斯博笑称。很显然,长沙的城市魅力已经征服了这位大湾区“靓仔”。

2017年,胡斯博在美国攻读完本硕博学位后,“无人机教父”李泽湘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成为了希迪智驾的一员“大将”。这是长沙第一家本土智能驾驶公司,公司聚焦自动驾驶核心技术,打造能落地的智能驾驶产品,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和投放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的公司。2020年,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路线在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投运。

乘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东风,长沙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于2018年6月开园,这既是长沙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自动驾驶之城的标志,也是长沙阔步迈进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及产业高地的象征。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让这座积极“拥抱”自动驾驶产业的城市,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地人才聚湘创业。“拿一线城市的工资,住长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软件事业”,已成为长沙现实写照。

胡斯博透露,近两年希迪智驾收到的简历中,来自一线城市、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求职者占了大多数。“我经常面试一些在其他城市,甚至在海外的湖南人,他们还是特别希望回到长沙的。”

“我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来到长沙,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咯。”这位大湾区“靓仔”,如今说话的尾音也常常带上了湘音独特的拉长式腔调。

△湘江新区的智能网联公交。

△湘江新区的智能网联公交。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链接】

○十年来,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进入工信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

○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胜出;新型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浏阳市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在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胜出。

○长沙千亿级园区由2个增加到5个,集中承载了全市53%的规上工业企业、61%的高新技术企业、88.7%的上市公司和全部百亿级项目。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全国排名持续提升。

○长沙规模工业企业从2000余家增长到突破3000家,工业百亿企业1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6个,工业上市企业6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3家、53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