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桃花为因 以梦为邻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桃花源:桃花为因 以梦为邻

凤凰网湖南讯(文 夏骁)常德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去处?它被称为心灵的故乡,是全球华人所向往的灵魂栖息地。有人称其有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诗文碑刻之丰,古镇居民之秀。然而,只有真正进到桃花源,才能领会到其中的丰足韵味。时至七月,桃花源揭开盛夏的妆容,款款而来。

踩着微风遇桃花 我与桃花共饮茶

常德水产丰富,自古便有许多农家以捕鱼为生。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位武陵渔郎沿秦溪泛舟而下,后引出千古流传之桃花源。在陶渊明所述《桃花源记》里,渔人以第一视角感受了桃花源里的自然之景和风土人文。虽然村民们“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郎数日,但渔郎离去时却并未遵守约定,让桃花源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后人追寻。渔人是个粗人,多少有些不解风情,然而,谁又不想奔赴那个满是温柔的“世界”?

世外仙境如梦如幻,桃花源里归真洗心。桃花源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莫道幽狭疑无路,别有仙境通洞天,这里有秦溪、秦谷、桃花山、五柳湖,溪、谷、山、湖和淳朴宁静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完美契合了中华民族的世俗文化,一展桃花源之“形”;这里有遇仙桥、水府阁、御碑亭,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这些蕴藏着桃花源历史文化的建筑隐于山前桃林之中,待人前来探寻;这里有洗心烟雨、桃坞人家、渔村夕照、诗意桃花,一派世外田园意境,仿佛一步跨越千年,依稀在梦里缠绵。

踩着微风遇桃花,我与桃花共饮茶。这时的桃花源,应是熨帖于大地,潜藏于深谷,是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落花满地,灵秀婀娜,那秦溪旁的一草一木,优雅着,微笑着,端庄着,孕育着……渐渐地,接通了生活与梦想的血脉。桃花伴着流水裹挟而过,唯美犹如人间仙境,怎能不让人沉醉。

行兮路漫漫 止兮天地间

看桃花源,不是看一个沉寂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标本,而是看一段文化与历史,这样的观看是一种眩晕,既十分陶醉又十分模糊。

千百年来,桃花源孕育出悠久深厚、神秘独特、韵味悠长的文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引出了一个与世隔绝而又神秘奇幻的世界。而后,这样的神秘、奇幻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寻究和探索,其中不乏一些有大名气的文人学者,这也为寻梦桃花源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的徐陵和庾行写下了《山斋》《咏画屏风》名诗;到了唐朝,先后有王维、王昌龄、孟浩然、李白等二三十位有名的诗人慕桃花源之名而来,游览之时诗兴大发,大抒桃花源之美妙、神奇。特别是李白、刘禹锡、武元衡、释皎然等人还写下多篇长歌短行。就连没有到过桃花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凭着朗州司马刘禹锡所赠送的《桃源图》写出了影响颇大的长律《桃源图》。唐代诗人的大力渲染,招致了后朝达官贵人、名士贤人纷至沓来。仅古代为桃花源写的游记就有数十篇,诗更有近千余首。

长风拂过山岗,桃花源的韵味潜藏于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悄然滋长,那些历史久远的禅宗文化、丰富迷人的故事传说、价值不菲古碑刻匾、独具一格的特色擂茶,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发掘。

梦兮瑶台宴,觉兮忆梦寒,行兮路漫漫,止兮天地间。桃花源穿越时间和空间,从梦境中悠然走来,一步步走到世人面前,它不仅承载了一千多年探寻者们寻梦的足迹,也是心灵最理想的归处。

卿住桃花源 吾在望花台

“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古人以服饰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盛夏的桃花源,正不断彰显着它的华夏之美。

随着桃花源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将桃花源作为旅游目的地,桃花源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打卡,更有诗文爱好者、汉服爱好者、民俗文化爱好者常常相邀至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世界,是人们追求理想化的归属地。而在年轻男女心中,桃花源又是无约而至的浪漫之地,90后游客小娅感叹道:“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我都只是跋涉千里的偶然相遇,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总觉得这初次的相遇之中有些莫名的安适。”在桃花源相遇是美好的,这里不是浮华的舞会,却有着如诗般的宁静,这样的相遇足以动人心魄。

7月10日,游桃花源,偶遇一汉服女子,《桃花诗》以记之。一赠桃花源,二赠女子:

卿住桃花源,吾在望花台。

望花台上站,只盼桃花开。

桃花开数日,不见春风来。

春风来复去,桃花可采摘?

可采摘时卿不语,明年别客望花台。

桃花源,不能执手与君载,望花台,知与谁共把梦裁。

不知望花台上春风渡,何日春风渡过桃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