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高四新”战略 长沙这样抓产业链建设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 长沙这样抓产业链建设

原标题: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长沙这样抓产业链建设

1月18日,长沙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着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推动数字化发展。有关产业链建设的美好蓝图已经更加清晰地描绘出来。

新年伊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和省政府2020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发现的全省23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长沙市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长沙市科文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V谷’”榜上有名。其中,“长沙市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型经验,被国务院作为第七次大督查中发现的43项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

长沙的产业链建设为何连续受到全国、全省的通报表扬?“十四五”期间,长沙将如何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领头雁,推进产业链建设乘势而上?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图片

抓住“牛鼻子” 产业旺起来

就在长沙受到省里通报表扬的前一周,也就是2020年12月29日至30日,长沙市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重大产业项目流动观摩会。岁末的长沙,寒风凛冽,项目建设的工地上,“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的热潮却是一浪高过一浪。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星城儿女,用一个个亮眼成绩,共同接受这场项目建设的“大比武”、“大阅兵”。

图片

△图为位于浏阳经开区(高新区)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这个总投资320亿元的项目,创造了神奇的惠科速度:2019年9月签约,签约后48天就完成征拆清零及平地工程,130天完成64万平方米主厂房建设,14个月将建成一座世界一流超高清面板生产基地。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如何才能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长沙磨砺出来三把“利剑”,一是项目流动观摩会,历经10年打磨,长沙已经形成在项目比武中论英雄、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长沙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上下心无旁骛抓项目,为项目建设营造大环境;三是不定期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项目建设摇旗呐喊、鼓劲加油。

图片

△图为2021年1月6日上午,长沙打响了项目建设“开门红”的“第一枪”,长沙经开区、长沙县、长沙高铁会展新城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在山河工业城举行。(蒋炼 摄)

记者从长沙市发改委获悉,2020年长沙的产业项目交出了一份“优等生”的成绩单。具体是:

01

总体进展快

2020年,全市共铺排重大项目1320个,总投资1624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3592亿元。1-12月累计完成投资449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2%。

02

项目开工率高

1-12月全市应开工项目728个,实际开工693个,计划开工率95.2%,另有新增投资新开工项目278个,实际开工项目共971个。

03

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20个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比亚迪动力电池、长步道机器视觉光电产业基地等项目正式投产,三一智联重卡、中联智慧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湘江鲲鹏、CSDN等知名软件企业先后落户,软件企业超3万家。

04

产业链重大项目完成好

22条产业链新引进投资额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1385.84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7个。

舞好“产业链” 经济活起来

在长沙这份“优等生”的成绩单中,我们不难看到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强劲起舞的动人身影,正是它们,搅活了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时间回溯到2017年,长沙在工程机械、汽车、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中,精挑细选出具有发展基础及潜力的“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长沙的产业链建设由此形成质的飞跃。

记者从长沙市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了解到,近三年来,长沙围绕“产业价值链思维”,瞄准“高端、紧缺、关键”,始终保持着“每2.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链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的速度。

尤其是2020年以来,长沙积极做好产业链的建链、强链、延链和补链,同时注重发挥本地重点支柱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唱响“长沙制造”品牌。就在2021年1月7日,上交所传来好消息,拟登陆科创板的铁建重工首发过会,至此,长沙工程机械“四大金刚”将齐齐相聚于A股资本市场。

图片

△图为2020年9月27日,由铁建重工、中铁十四局联合研制的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下线,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做好“差异化” 园区靓起来

从2020年底长沙市产业项目建设流动观摩会上亮相的项目来看,长沙市各个区县(市)和产业园区在制造业为主的22条产业链的引领下,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项目建设呈现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喜人局面。

2019年,根据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相关要求,天心区退出了绿心地区共361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年产值过百亿,此举无疑是壮士断腕。工业企业退出后,产业该如何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天心区下定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地理信息产业园、软件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特色园区迅速崛起,力争到2022年,全区软件产业产值达到300亿。

图片

△图为长沙天心软件产业园

紧邻天心经开区的雨花经开区,早在2015年就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湖南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目前,园区已经聚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240多家,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

在望城经开区,以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迎来“指数爆炸”式增长,智能终端1小时物料供应生态圈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据了解,在长沙,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一级的产业园区,园区示范作用更加彰显。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市比重达70%以上。长沙高新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正式揭牌;长沙经开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宁乡经开区国内首家智能家电产业小镇全面启航;浏阳经开区(高新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霞经开区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隆平高科技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岳麓高新区获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当好“店小二” 服务优起来

产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企业的发展能否如鱼得水,就看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

2020年8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上,长沙获评“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荣誉称号。

图片

2020年10月16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长沙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经验入选《报告》“最佳实践篇”。

营商环境是不是真的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2020年2月下旬,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一行来长洽谈项目合作。王传福说,长沙是比亚迪此次疫情防控期间项目洽谈的第一站,为什么首选长沙?他说:“患难见真情,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地方对企业的重视程度和营商环境的优劣。”

疫情防控期间,长沙相关区县、园区主动服务企业做好复工人员监测核查、协调上下游供应商复工复产等。长沙为企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王传福十分感动。

如今,比亚迪已经在长沙拥有四大基地,除了汽车制造和手机代工,还投资了动力电池和半导体项目。

图片

△图为2020年4月,比亚迪在长沙经开区的半导体项目开工

“为什么在长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投,就是因为政府的诚信感动了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来长沙时说。

自落户长沙以来,格力电器先后落地了格力暖通、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项目,“格力有个小梦想,在长沙投资实现百亿突破。”董明珠如是说。

图片

△图为2020年4月11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率队走访考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好比是水,水活则鱼大。

刚刚过去的2020年,长沙一手抓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一手抓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全力打造“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长沙产业发展强势赋能。

2020年长沙新增9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12月底,长沙共有市场主体118万户,同比增长12.38%,衡量市场主体密度的“万人市场主体数量”和衡量市场主体质量的“上市企业数量”,都居中部第一位。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擘画未来发展的长沙市“两会”今明两天先后胜利闭幕,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长沙这只“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一定能够不负众望、振翅翱翔,引领长沙产业建设飞越千山万水,开拓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