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创新高地 长沙步履铿锵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奔向创新高地 长沙步履铿锵

原标题:奔向创新高地,长沙步履铿锵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余新辉 朱文敏

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长臂架泵车,代表了泵车制造的最高水平;

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制的“鲲龙5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标志着我国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铁建重工研制的敞开式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装备,实现我国同类装备从进口到出口逆转;

……

前不久,在中电软件园举办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参观者,一批解决我国“卡脖子”技术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赢得广泛关注和点赞,大大提振了人们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信心。

近年来,长沙以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主线,持续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进一步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殷殷嘱托激励着长沙进一步彰显省会担当,坚定信心、刻苦攻关,在奔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谱写新篇章。

高起点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作为一座充满经济活力、富于创新精神的省会城市,如何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长沙综合自身核心优势高位谋划,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国家创新创意中心作为“三大中心”之一,正式被提上建设日程。

随后,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相继出台,瞄准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金融结合4个关键点发力。“工业30条”“人才政策22条”等政策的加持,激发出了磅礴的创新创业活力。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有效数年均增长近40%,2019年增加到3095家。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居中部第一。八大高新技术产业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四大产业成为千亿产业。

科技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增加到700多家,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增加到220余家。2020年出台《长沙市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计划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0家。

战略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长株潭自创区成为全国三个快速增长的自创区之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引进标志性平台20多个,科创企业总数接近4000家;马栏山文创园获批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

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继而撑起产业发展“高地”。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9年,长沙“三智一自主”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初,长沙吹响“软件业再出发”的号角。7月,长沙作出新部署,将“三智一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8月,12家联盟单位成立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创新平台;同时高规格成立长沙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委员会,由王耀南院士担任主任委员,软件业发展有了高端智库。

9月,“新基建新经济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长沙获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新基建实干家”,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赋能长沙高质量发展。

每一步都审时度势,每一步都大胆作为。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介绍,下一步,长沙将紧紧围绕“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核心目标,高质量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修订完善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加大创新要素聚集,打造中部地区一流创新生态。

高耐力啃下创新“硬骨头”

创新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长沙有定力有魄力有耐力。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沙从多方面发力疏通堵点: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今年10月实施《长沙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政产学研长效对接机制,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引入10多家境内外高校院所在长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组建3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覆盖全市22条产业链。

成绩来之不易。2019年全市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225份,合同成交额233.8亿元,较2018年增长61.24%,占全省总量一半以上。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1—8月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和合同成交额仍然实现同比增长24.62%。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无疑是一块最硬的“骨头”,长沙从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三方面激发活力,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一系列重大科技取得突破。长沙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列。其中,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主持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系列创新故事精彩上演。湖南师范大学“60后”教授王国秋十多年苦心钻研,彻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对高端压敏芯片的进口依赖;希迪智驾“70后”常务副总经理应龙带领团队攻克“智能驾驶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助力长沙逐梦中国“智能驾驶第一城”;铁建重工“85后”工程师孙雪丰和团队,从设计图纸开始,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出适应-35℃极寒环境的盾构机,这个号称“钢铁穿山甲”的大国重器,实现了国产盾构机首次出口欧洲,在莫斯科地铁建设中创造了“中国速度”。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人”是关键要素;企业发展要突破创新能力的瓶颈,也需依靠人才的力量。

长沙科教资源丰富,人才高地战略初显成效。目前,长沙集聚院士66名(含柔性引进);实施国际化人才汇智项目309项,引进外籍人才482人;认定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69名,培育杰出创新青年科技人才72名。近三年新增各类优秀人才约40万人,中高端人才净流入量稳居全国城市前三。

高质量涌现“长沙创造”

在创新中改变、升级、跨越,换来的是不竭动力,结出的是累累硕果。

超级杂交稻不断刷新“中国产量”;超级计算追踪密切接触者,服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01米臂架泵车、硬岩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助力国家超级工程;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国科微固态硬盘、景嘉微GPU等形成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体系……

近三年来,全市获得国家级各类科技奖65项,排名中部第二,获省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60项。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8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83件,居全国城市前列。

人工智能手语翻译数字技术实现用虚拟主播代替真人;智慧餐厅全程无感支付,并能对用户用餐习惯进行画像给出科学营养建议;红外人脸识别闸机可非接触式快速测量体温……创新推动了星城发展,也便捷了市民生活。目前,长沙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正全力推进。

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去年12月,长沙创新能力在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测评中排名第8,位列第一方阵。今年10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多维度比较研究两岸四地291个城市,公布了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长沙排名稳步上升,位居第16位,为我省唯一进入前20强的城市。

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与活力。截至今年9月初,长沙上市公司总数7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69家,数量居中部第一。

创新长沙吸引世界关注。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2016年落户长沙,去年二期项目签约动工。该公司总裁孙国忠表示,之所以持续加大在长沙的投资力度,正是因为对长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引领中部崛起充满了信心。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来长沙创梦、创业、创富,奔向科技创新高地的长沙,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