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炳庚:故乡,情所在、根所系 | 夜读往事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谢炳庚:故乡,情所在、根所系 | 夜读往事

原标题:谢炳庚:故乡,情所在、根所系 | 夜读往事FM·最美是故乡

最美是故乡—谢炳庚来自力量湖南00:0008:05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 陈汝菡 为您朗读(第255期)

一盏灯,独自静默地待在橱窗里转动,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它背后的星辰大海和浩瀚宇宙。这盏灯,留在了故乡的回忆里,打开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01

我的故乡在湖南宁乡,是一座静谧、让人心安的小县城,这里留存着我从出生到大学前的所有记忆。

小时候,我的母亲是邮电局的一名话务员,父亲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他们的工作总是很忙,所以在六岁以前,我都是和乡下外婆一起生活。当时的生活虽然贫苦,但现在回忆起来却万分美好。

外婆家的房前是一口池塘,屋后有座小山,山上有很多马尾松,印象最深的是那几棵板栗树,一到秋天,舅舅就带着我去打板栗。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长杆,上面绑一把小弯刀,一伸、一勾,板栗就落在了地上,然后用脚踩着板栗在地上揉擦,把外壳的刺踩光之后,一颗颗就可以轻松剥开,享受美味。

那时候外婆家烧柴火,我就跟着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打柴草,大家一起坐在山丘上,望着山下的沟壑,绵延向外,一眼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

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围着火塘守岁,看着中间的大树墩子被烧得红彤彤的,热气散开来,丝毫不觉着冷。每次守岁当我快要睡着的时候,外婆会给我压岁钱,五分钱或者一毛钱,最多一次给了五毛钱,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它收好。

到了大年初一,我会乖乖地跟着外婆到街坊邻居家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了。去邻居奶奶家拜年喝一碗芝麻豆子茶,是最惬意不过的;有时还会有红枣、桂圆和荔枝煮出来的红枣蛋,好吃极了。这一路上,打花鼓、舞狮子的喜气洋洋,队伍后面经常会跟着一大群小孩子,再热闹不过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了。故土难离,守候着这座村庄的人,还依旧是这一群人,那时候享受过热闹,此时就归于宁静了。

02

到了读书的年纪,我便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回到了县城父母的身边。

读书时期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三年级时,在一次去医院看病的路上,我偶然看到了一家商铺的橱窗,里面展示着一个灯,小灯旋转着,一下就吸引了小小的我。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灯是模仿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为什么这么厉害?可以做出这样的小东西围着地球转。”为了弄清楚,我从家住的北正街,到小灯所在的南正街,从北到南一趟一趟地跑了几十次,趴在橱窗边上,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百看不厌。后来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着迷,我想也许是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它打开了我对未来的想象。

如果问我,故乡最难忘的人是谁,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那些给予了我知识的老师们。

小学的彭老师,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过我,教我改正粗心的毛病;初中的罗老师,在全社会不重视读书的大环境下,依旧鼓励我们好好读书;高中的文老师,用一封信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1977年7月18日,因为读了小说《草原新牧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青春激荡、令人向往,当时高中毕业刚三天的我便主动下乡到了宁乡大成桥的一个林场,这是全国的先进知青点。

10月,在知青点的我收到了文老师的一封来信,信里他激动地告诉我:“恢复高考了!”让我好好把握机会,努力考大学。我听了老师的话,认真备考,后来我被学校录取了,老师非常高兴,还经常在学校里骄傲地将我作为优秀典型进行宣传。

时隔多年,我依旧感激文老师,他对我人生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还时常有联络,一回宁乡我就会去看看他,聊聊学生时期的往事。

2018年春节前,我偶遇了一位当年知青点的同事,我们畅聊起了过去的种种,勾起了我对知青岁月的无限回忆。赶巧儿子也马上就要出国读书了,大年初一,我开着车,带着夫人和儿子开启了“寻根之旅”。

从父亲的老家到母亲的老家,从父母亲原来工作的单位再到知青点大成桥林场,我们随着过去或鲜活或模糊的记忆,循着那些年的轨迹全都走了一遍。在路上,我对着儿子说,“你到美国读书,你要记得你是中国人,你要记得你是从中国湖南的某一个地方走出来的人。”

乡愁,是根所在,是情所系,我的根在哪里,我就是从哪里来。如今,我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我时刻思念着她,过去我在那里生活,那里的人们给我的帮助,那里的山水对我的养育,我都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