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森林”如何厚植?“湖南周”读书群再起头脑风暴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才森林”如何厚植?“湖南周”读书群再起头脑风暴

原标题:“人才森林”如何厚植?“湖南周”读书群再起头脑风暴

湘声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康文力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资源,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一些地方更是开启了激烈的“抢人大战”。

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如何在“人才大战”中主动作为,打造“人才森林”?10月12日晚上,网上“全国政协书院”读书漫谈群“湖南主题周”第六专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委员们围绕话题纷纷支招献策。

要创新、求发展,人才是根本

湖南科技人才现状如何?张大方是当天的导读委员,他提供了一组数据。

“目前,全省有两院院士69人(在湘40人),省科技领军人才101人,湖湘青年英才(科技创新类)359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支持188人、团队16家,支持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104家。”

紧随其后,雷鸣强委员列出了湖南科技人才的强大“天团”。

“一是袁隆平等为代表的湖南农业科创人才团队;二是以刘友梅等为代表的湖南智能制造科创人才团队;三是以黄伯云为代表的湖南材料科学科创团队;四是以银河超算为代表的湖南信息技术科创人才团队;五是以‘电视湘军’等代表的湖南文化科创人才团队。”

在多年前的一次调研中,赖明勇委员发现了有趣的现象,株洲的企业院士队伍很突出。

“比如在中车株机,就有刘友梅、丁荣军两位轨道交通的院士,331厂的608研究所有航空发动机的尹泽勇院士。在三位院士的带动下,株洲这两家企业都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一系列的研发机构,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株洲动力谷的建设。”

委员们也提出湖南科技人才面临的问题,呼吁“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前不久,住湘全国政协委员集体到湖南农大、国防科大、湘潭大学,视察“建设高素质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情况。

在视察调研中,各高校反映最多的都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师级人物、领军型人才少,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总体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李微微委员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湖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大规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建机制、搭平台,聚天下英才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李微微委员认为,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从长计议,抓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还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应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面向全球汇聚一流人才。

在搭建引智平台上,近年来,致公党湖南省委会通过举办“海归论坛”,吸引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湘,受到委员的点赞。

“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推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丁元竹委员说,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尤需要注重两极。”詹纯新委员表示,一极是开创性、前瞻性、基础性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另一极是新型技能人才的培育。

在每一个专题中,胡旭晟委员都提出了一项项具体的建议。这一次,他建议,在长沙创办一所全新的以新工科教育为主的岳麓大学。

“结合湖南自贸区契机,要打破常规,不遗余力打造‘金巢’,吸引凤凰来栖。”谭清泉委员从“引进来、留得住、发挥好”提出了建议。

“高层出题,部门配合,专家主持,政府先用。”杨君武委员结合湘菜菜式制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刘长庚委员认为,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要更好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创新型湖南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宋君强委员说。

张国刚委员说,要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和学习体系设置,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主体意识。

陈晓红委员提出,要从四个方向发力:进一步在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上发力;进一步在促进科创教育从“自转”转向“公转”上发力;进一步在推动科技人才培养从“单线”到“多线”上发力;进一步在提升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上发力。

黄至安委员认为,要将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用于教化和利益众生,需要很好的融合传承与创新。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一定级别的高端人才,是走不长远的。” 傅莉娟委员说。

“好钢用在刀刃上。”王国海委员表示,要将专业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岗位,让人才在实践中更显优秀。

破“四唯”、去烙印,防治急功近利

委员们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既要“立”,也要“破”,做到“内生外引”。

“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当李云才委员提出这个话题后,引起了郭媛媛、吴尚之等委员的同感。他们建议,要持之以恒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科技创新的成效和对社会的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是关注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很难获得基金支持,这样就迫使许多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挤进基础研究的独木桥。”徐自强委员说,现在医院有的人热衷于写基础论文,容易获得基金支持,容易晋升职称,却不肯下力气钻研临床。

“急功近利是当前一大顽疾。”杨伟军还觉得,各个阶段的教育贯穿了应试教育的烙印,这有成功的一面,但同时导致人才的创新性不够。

在袁爱平委员看来,“现在有很多的资本和有情怀的资本方,但机制不畅,缺少引导,缺少减免税机制,引导民间资本从事长远的创新研究,这个问题要深思。”

委员们认为,要塑造如森林一样广阔、多样、可持续的人才结构,推动时代进步,助力时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