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社团 专业程度堪比NGO
C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与留守儿“结对子”
所在院校: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成立时间:2012年底正式登记注册,成为草根N G O
项目活动:通过书信这一简单而富含情感的载体,让大学生志愿者与来自湖南汉寿和广东河源两地的留守少年儿童一对一“结对子”,如今结对通信人数已逾1500对。
从湖南常德汉寿县到广东珠海市,一封封书信传递着感动。留守儿童刘天(化名)与中山大学学生“一棵树”通过书信往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棵树”通过这种方式,用善意与关怀,陪伴着缺少父母陪伴的刘天成长。这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项目———“蓝信封”行动中的一个个案。
在“一棵树”眼中,刘天是一个快乐率真的孩子,还是个混世小魔王。有时候他信里会蹦出这样的句子:
“我跟你长话说,但是说来话长,算了还速战速决吧!数学课上我非常不爽,语文课上我津津乐到,英语课上的勇猛举手,地理课上的我默默无闻,生物课上的我更是了得,历史课上我无所不能,政治课上我轻松快乐,乒乓球桌上的勇猛无敌,不管是高球、低球、快球、转球,都可以抽哈哈……”
这个可爱的男孩子有时还会问出让“一棵树”难以回答的终极哲学问题:“世界上第一个人是谁,他叫什么名字,由什么形成?”“一棵树”与刘天隔三周会有一次书信的来回,他的精神陪伴简单而自然,与刘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今年他还和同学们,到汉寿县与刘天见了面。
她认为虽然他们的工作也许无法改变他们的困境,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对于有些小孩来说,他们知道远远的地方有一个真正关心自己,愿意听自己说话的大姐姐或大哥哥在,他们真的会很开心,他们会期待也会珍惜,这样就足够了。”
像这样的“结对子”,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个案中还有很多。
2012年底,“蓝信封”正式登记注册为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为一家真正的“草根N G O”。“蓝信封”项目的设计初衷便是通过书信这一简单而富含情感的载体,让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与来自湖南汉寿和广东河源两地的留守少年儿童一对一“结对子”,保持长期通信,传达关怀和理解,建立友谊和信任。4年多来,“蓝信封”逐渐从最初的中山大学南校区团队发展为中山大学东、南、北、珠海四校区和广外团队,项目地有湖南汉寿县、广东河源紫金县和连平县,结对通信人数已逾1500对。其中,珠海校区的团队共有约80名志愿者。
机制:专业的培训加跟进评估体系
严格意义上讲,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不是高校公益社团,而是存在于高校中的一个社会组织。相比其他高校公益社团,该机构在运营项目时已经具备了较为专业的培训、跟进评估体系以及财务制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梁同学介绍说,“通信前,通信大使会接受培训,培训中会介绍留守儿童的情况(家庭情况、学校情况)、心态理念,在通信中注意的事项等。另外,项目组会有跟进体系,进行大使回访和针对问题的二次、三次培训;每次活动后都有评估。寒暑假时会组织部分大使去看望孩子。”另据介绍,财务制度方面,资金主要来自参加学校的调研或项目比赛的奖金,资金使用有财务报表,上报至民政部门审核。“因为我们不是接受社会捐赠的基金会,因此财务公开的群体主要是针对志愿者,没有向社会公开。”
D
Green Angel环保协会:
成功推动校园湖泊的改造
所在院校:北师大珠海分校
成立时间:2007年
项目活动:将校园丽泽后湖改造成“湿地公园”。目前G reen Angel环保协会还有植物保水项目、衣物回收、捐赠项目、电子废弃物回收等公益活动项目
北师大珠海分校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校园中静谧美丽的丽泽后湖,原来恶臭连连。之所以能成为今日的“湿地公园”,皆因G reen A ngel环保协会的推动。据协会早期的成员回忆,“第一次去丽泽后湖,这儿湖面飘满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水全发黑,大量蚊虫,以及大量在水中腐烂的植物,恶臭扑鼻而来。湖边的山丘上又种了许多桉树。”协会经过多次争取,得到校方的支持,如今在这块校园小湿地中,社团开展了植树、养鸭子等活动,尝试建立一个新的m ini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改造实验在目前国内高校环保类社团中实属少见。
G reen A ngel环境保护协会注册于2007年,隶属于北师大珠海分校校团委。除湿地公园之外,目前G reen A ngel环保协会还有植物保水项目、衣物回收、捐赠项目、电子废弃物回收等公益活动项目。衣物回收方面,环协通过纺织公司的赞助,解决了邮费问题,直接成功将回收的衣物邮寄、捐赠到了云南怒江偏远山区。由于近期各地环保局多次强调根据《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电池”,所以这个项目在实施中遇到了瓶颈。
会长邓佳瑜介绍,除“回收废电池问题”之外,“环协”活动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不过,学校出于社团活动会对学生学习时间造成影响的考虑,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协会平时的工作进行协调。
毕业之后,会从事环保方向的工作么?邓佳瑜表示,大多数的成员都是出于兴趣而参加的,而她个人,却打算将环保或其他慈善事业作为日后的职业。由于北京的“自然之友”环保组织是中国最早的环保组织,运行机制成熟,影响也很大,因此这里也是她毕业后规划的首选。而协会中前几届的已经有成员在毕业后就职于北京一救助类公益组织。
![]() |
1
2
|
![]()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