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王琳达:慈善的反哺

2013年11月11日 09:52
来源:中国慈善家/慈讯网 作者:张枭翔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慈善家的掌声比商人多

在王琳达看来,慈善具有付出和回报双重属性。

慈善帮助王琳达获得了更多来自政府、社会和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这让她工作和生活得更有动力。“现在,只要怡海想去投资,没有哪个地方政府会拒绝,并且会给怡海最优惠的条件。”王琳达告诉《中国慈善家》。

不仅是国内市场,慈善在国际市场上也为王琳达带来了诸多便利。

去年,王琳达在纽约购买了一块土地,土地持有者是一位台湾人,对大陆极其排斥。借春节之机,王琳达拜访了他,但对方不仅态度冷漠,还对王琳达提出了尖锐批评。告辞之前,王琳达给他留下了一本《爱在北川学子吟》英文版,那是74名北川师生汶川地震亲历记合集,由王琳达资助出版。这以后,王琳达到多伦多出差了一段时间。等她一回纽约,就接到了那名台湾商人的约见电话。再度见面时,对方的态度非常亲切热情。原来,他在看了王琳达留下的书之后,对王琳达的看法有了极大改观。今年8月15日,该地产项目最终成交,当地报纸惊呼“来了中国的大投资商”。“这都是因为慈善的力量。”王琳达说。

做慈善以后,王琳达在国外特别受欢迎。无论在哈佛大学,还是在沃顿商学院,只要她以慈善家的身份发表演讲,获得的掌声总比作为纯粹的商人时多。“我能清晰感受到他人对我的敬意和信心。我出去谈判,几乎是百发百中。”王琳达说。

为了维护好这份基于慈善的尊重和信任,王琳达有时需要舍弃一些商业上的利益,但对此,她丝毫不觉得可惜。前不久,她刚刚拒绝了一个在美国开赌场的项目,“我是做教育的,开赌场赚快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做了这个项目,我如何面对国内的学生?”

王琳达始终坚持稳扎稳打做慈善,绝不急功近利或盲目冒进。去年年底,北京怡海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政府本打算赋予它公募资格,却被王琳达婉拒—她担心如果自己没做好,会连累到国家形象和自己的品牌。

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奖”四次颁给了她。但她却对每年颁奖典礼上总是见到“老面孔”颇为担忧,“我认为,一名慈善家最多只能拿三次奖。应该把机会多留给新面孔,培育更多的中国慈善家。”

做慈善十几年来,王琳达的行事风格一直是单打独斗,或者与大型的官方慈善机构合作。下一步,她希望自己更“国际化”一些。很快,她就要和联合国儿童保障委员会合作,去非洲推动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的治疗。

王琳达已接近花甲之年,她曾经热切希望自己能长寿,但慈善让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我有生之年,至少要办100所学校。”眼下,这才是王琳达最为关心的事。

 
[责任编辑:童声杨] 标签:王琳达 慈善 怡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