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达:慈善的反哺
积极投身慈善的香港女商人王琳达发现,做慈善远比做商业受欢迎
赴大陆经商之前,王琳达每天在香港的家中相夫教子,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没人会想到,24年后,这位昔日持家有道的温婉女性会成为驰骋大陆商界的女杰,且因热衷公益而连续四年获得“中华慈善奖”。
作为怡海集团董事长和怡海教育集团理事长,王琳达的办公室设在北京西南四环的一座小楼内。这个名叫怡海花园的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王琳达旗下地产公司的得意之作,即使放在今天来看,其设计也丝毫不显落伍。
在王琳达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特殊的照片:新盖的教学楼下,怡海集团参与援建的北川中学的学生簇拥着王琳达,每张脸庞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照片上还注有三个题字—“王妈妈”。
无论经商还是做慈善,王琳达都已历经多年耕耘,怡海集团也从中获益匪浅。“如今我出去谈项目,与之前相比,成功率大大提高。”王琳达说。
把教育当慈善做
王琳达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来大陆经商的时间—1989年6月12日。那一天,她与四名同事来到广州,入住花园大酒店,其他客人都走光了,偌大的饭店只剩他们四人。“当时,很多港商都撤资了,我却带着资金进来了。若非十分信任大陆政府,我是不敢来的。”王琳达告诉《中国慈善家》。
据王琳达分析,自己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逆向思维。在她看来,别人不敢碰的地区和领域,意味着更多机会。
正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发了王琳达巨大的商业能量—从开发广州世贸中心开始,到深圳台湾花园,再到北京怡海花园,以及现在分布全国一二线及区域中心城市的怡海教育地产项目,王琳达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
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成功与影响力,王琳达对于品牌无比珍视。
1997年5月,怡海花园一期工程竣工。当时,怡海花园并没有配套学校。当业主陆续入住后,王琳达发现很多人每天很早就得带着孩子往城里赶。“这不仅浪费了业主们的宝贵时间,同时也给北京的交通带来了更大拥堵。”于是,王琳达产生了自己办学的念头。
不几日,王琳达的身影就出现在相关政府部门。经过一系列沟通商讨,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最终落户怡海花园。随后,幼儿园、老年大学也都陆续建立起来。
学校建成后,王琳达捐出1000万元继续支持教育事业。“我把教育当成慈善做。做教育,刚开始不能把它当成产业,当产业做肯定做不好。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做成了品牌,自然能赚钱。学校赚钱后都给学校,继续办教育。”王琳达说。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