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凤凰保护“非遗”文化 开展体验式旅游模式

2013年08月09日 15:3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本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吴香花 王升杰 记者 彭业忠)7月31日上午,在凤凰县城民俗园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里,一对来自河南开封的青年情侣,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动手打造“情侣镯”,经过熔炼、锻打、掐花等工序,一对造型别致的情侣镯呈现在游客们面前。游客们兴味盎然,纷纷仿效。

凤凰县“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凤凰彩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舞、苗族医药5个国家级“非遗”文化保护项目,有湘西阳戏、文武茶灯、湘西苗绣、凤凰扎染4个省级“非遗”文化保护项目,有83名各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凤凰县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并实施活态保护办法——将其与旅游实行无缝对接,让其在生产经营中得到传承的同时得到保护;同时,搭建群众文化舞台,注入时代元素,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乡村、社区。

该县将苗族鼓舞引入山江完小、三拱桥完小课程,列入县城15支健身队的表演项目,群众基础日益广泛。该县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打破以往的“独门”观念,创办传习所,开门收徒,以“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模式,带动8000多名群众参与“非遗”传承。

该县还依托凤凰古城以及中国武陵山区·凤凰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建成苗族银饰、湘西阳戏、土家织锦等5个项目的大型传习所和1个民族服饰研制基地,对接凤凰体验式旅游模式,在市场环境中培养“非遗”人才。今年上半年凤凰县苗族银饰、蜡染、扎染等“非遗”文化产业产值,已达到3.18亿元。

 
[责任编辑:陈 晶] 标签:文化 凤凰 保护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