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
记者今天从省畜牧水产局获悉, 经农业部专家论证,我省的澧水石门段黄尾密鲴、洣水茶陵段中华倒刺鲃、资水益阳段翘嘴鳜黄颡鱼、酉水湘西段翘嘴红鲌等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
目前,我省已有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数位居全国前列。23个国家级水生生物保护区,各类鱼虾蟹蚌生生不息,挥写“鱼米之乡”的新篇章,堪称三湘大地水生生态的明珠。
此次获得国家级保护的5种鱼类,都是长江中下游、洞庭湖水系的名特水产品种。黄尾密鲴,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又名“黄板刁”;中华倒刺鲃俗称岩鲫,在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均有分布,其肉质肥美,细嫩多脂;翘嘴鳜就是人们常说的“胖鳜鱼”,黄颡鱼即“黄鸭叫”,都是温水性江河湖川名贵底层鱼类;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以活鱼为主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996年,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比恐龙还早一亿年的“活化石”。2007年,国家开始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我省东洞庭湖鲤鲫黄颡鱼,南洞庭湖的银鱼、三角帆蚌,湘江湘潭段野鲤就列入国家首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洞庭湖区的三角帆蚌,乃是全国淡水珍珠生产的最好蚌源。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省加强渔政执法,对保护区的水生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及水域保护力度日益增强。省畜牧水产局局长袁延文介绍,设水生生物保护区,能有效监控、保护这些鱼类的种群,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域生态平衡。
许多名贵鱼类,越来越稀少。设立保护区,保住种质资源已十分迫切,将对今后的科研开发影响深远。省畜牧水产局渔政处处长汪旭光说,显然,没有湘江野鲤的纯正基因,科学家就不能培育出工程鲫、工程鲤。因此,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住“舌尖上的美味”。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