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生死蹉跎坡:20世纪的古礼

2013年10月28日 12: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赵 雨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赵 雨

儒家以完整的丧礼来应对死亡。这本是上古典籍百般描摹叮嘱的事情,在作者的生命当中却是具体的、生动的人生细节。

第一次读沈博爱先生《蹉跎坡旧事》是在网络上,这本叙说一代中国农人耕读梦的书,记录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20年右派生涯和孜孜不倦的梦想追求,没想到一下子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这次读到正式出版的30万字节本,篇幅约减去一半,许多生动的细节不得不忍痛割爱,但读后却有些更清晰的感触从心底浮现出来。其中极重要的触动是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里读到了几千年的文明沉积。正如作家林达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在那个时代,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却很少有人出来讲述农人故事,也许是上天有意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上,让他见证,让他为千千万万的梦碎而无声消亡的人代言。”作者对十年砍柴跋语中所谓“乡村传承千年的礼俗”的亲近和理解,以及在人生中对这些礼俗的切身践行,点点滴滴悉收笔底,让我仿佛从字里行间窥见了上古礼乐的断片残影。读《蹉跎坡旧事》这样的书是一种奇遇,它让我相信,深情厚谊的人文传统并不只是故纸堆中的事,至少在湖湘的乡间,这个民族的礼乐生活仍未曾断绝。

从大地坪到蹉跎坡,苦难以各种形态反复出现,贯穿作者的一生。或许这是一代中国农村知识分子在借作者的笔为历史存证。其中,死亡无疑是笼罩着全书的主题之一,作者以坦诚、平和、有情有义的态度描述他亲身见证的一次次死亡,从开篇生身父母相继早亡,到狱中听闻祖父和幼女亡故的摧心悲痛,从岳母投水的突然与无奈,到送别祖母时的庄敬和妥帖,还有“同案犯”们先后辞世的遗憾与不甘,无不是如作者所言的“以朴示人”,却宣示着一种不肯放弃、不肯示弱的坚强。作者在蹉跎坡带领几个孩子挖沟、筑墙、打井,“改锹子”学农活,和妻子学裁剪,就是这种骨子里透出的不放弃、不示弱的精神气质使然。我想到《豳风·七月》里的农人,一年四季从春到冬也不可谓不艰苦,但却有一种忧中作乐的生命力。作者在以个体的脆弱身心面对死亡时尤其有这样一种劲头:始终坚持以礼乐的方式面对死亡,让死亡成为一种在人文世界中被不断理解、不断化解的事物,不再恐怖,不再陌生。读者如果细读作者和祖母去祖父坟前读祭文一节可知。

儒家以完整的丧礼来应对死亡。这本是上古典籍百般描摹叮嘱的事情,在作者的生命当中却是具体的、生动的人生细节。作者虽说自己“不怕鬼”,但在和死囚同室时说自己“惶恐(他变成鬼的)可怕的一天”,黑夜埋尸时说“吓懵了,俨然周围都是鬼”,这些文字重现了古典的死亡意识。我边读边想:古老的儒家信仰是否还在如作者所言“无神论”一代中默默存活?其实作者小时候就被选做“赞礼生”,在丧礼上的身份俨然古代的“儒”:胡适《说儒》讲儒是殷商民族的教士,在春秋时代以治丧相礼为职业,抛开学术争论,作者从小在乡间就扮演这种角色。《荀子》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原始儒家讲的这“事死如生”,其中“如”字往往解错。“如”不是无神论的敷衍和欺骗,而是面对未知领域的温情与郑重。所以作者和他那一代农人尽最大努力坚持丧礼的完整和诚敬。丧礼中的“夜歌”内容是活的,但其礼意是传统的。作者也写到因为“破坏千古文明”而使夜歌沉寂,后来又慢慢复苏。“灵联”和“祭文”也是如此,作者的“灵联”写得工稳又深挚,作为这份精神遗产的传承人应是当之无愧的。作者对20世纪后半叶种种不得已的薄葬深感遗憾,屡次写“很匆促”、“马虎了事”、“草草安葬”、“冷冷清清”,透着由衷的痛心叹惋。实际生者的所为是对生命的尊重感恩,这份对待死亡的粗糙背后有着更可怕的野蛮与残忍。礼乐、民间、文明,本是一体,谁是它的敌人?

作者的笔意借助描绘死亡隐隐指向一个更广大的世界。因此我想做个思维跳跃的比较:读《西藏生死书》是神秘的张望,是种学习;而读这本书中生死仪式的细节,却近似于一个文明国度对古老信仰的回顾与致敬,感到心中透着一份细致的温暖亲近。像是在读一本更宏大的《生死书》的片段。不敢冒言重建礼乐,但却可以慢下来,为风中疾走的一百年招魂魄。就像别有用意的人总喜欢说半个多世纪前自己的家族中没有人饿死过,孤陋寡闻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见闻宣布20世纪斯文礼乐的中断。也许在更长时段中看,沈博爱先生的遭际和他的书都是礼乐复苏的漫长过程的一个环节。

 
[责任编辑:王茜蕾] 标签:生死书 礼意 古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