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加快建设健康城市
本报10月27日讯(郭畅达 李文峰)“力争到2015年,将市城区建成国家健康城区;之后延伸到县域,到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株洲特色的国家健康城市。”近日,株洲市政府颁布的2012至2020年健康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健康城市这一提法始于1994年。世卫组织对其定义为:城市发展追求的一种模式,是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的有机结合。株洲市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都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并借助“创卫”、“创环模”、医改等成果,立足当地实际,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综合改善大气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健身设施完善、妇幼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控烟控酒等20项健康行动。各项行动都设置了科学评估体系与指标。
为探索健康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3年前,株洲市选择芦淞区作为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区示范点,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省首创“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建立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创建无烟管理示范单位71家,还发放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用具10万余套,目前全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今年,芦淞区被评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无烟株洲”,也是株洲市创建健康城市的一大亮点。该市除了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外,还在医疗机构设立戒烟门诊,开展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商场、无烟家庭等创建和评比工作。到2015年,株洲市将首先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城。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