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大旱灾曝农村水利荒废失修短板
连续数月高温少雨甚至无雨的天气,使得农业大省湖南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记者从8月5日召开的湖南省抗旱会商会上获悉,持续高温使得湖南已有687条溪河断流,556座小型水库、11.4万处山塘干涸,蓄水量每天以1.8亿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截至目前,这次旱灾的受灾人数已近149万,受旱农田达到1370万亩。令人揪心的是,天气预报显示,随着38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的持续,这种罕见旱情还将在湖南进一步蔓延。
危急关头,湖南省委、省政府已迅速调集各方力量,拨付了大笔财政资金,夜以继日地发起了抗旱保民生的大会战。如今在骄阳如火的湖南旱区,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大旱的动人场景可谓比比皆是。然而,感动之余,记者也不无遗憾地发现,这次特大旱灾再次暴露了如今一些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荒废失修的现实问题。
8月5日,在抗旱会商会上,以前担任过水利厅厅长、如今已是湖南省副省长的张硕辅毫不掩饰地指出,渠道渗漏严重、灌区管水不统一,是目前个别灌区暴露出的两大问题。
据介绍,湖南境内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的衡(阳)邵(阳)干旱走廊地区,稻田分布呈现集中、分散两种形态。在稻田集中区,抗旱主要难在水渠失修渗水,水库有水放不下来;在分散地区,水渠灌溉难以到达,灌溉主力山塘又因淤塞蓄水能力弱而显得“乏力”。
“抗旱不是喊,而是要真正下去。”对此,张硕辅明确提出,抗旱工作要到家庭、到灌区、到河段、到田间、到山岗;要解决灌区水资源均衡配置,协调用水矛盾,提高水利用率;要将抗旱、补损与治本相结合。
记者认为,湖南省的高层已经看到了这次特大旱灾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那就是农村水利普遍性的失修。
记者在湖南邵阳等一些农村采访时曾多次听到当地一些农民反映,虽然此前有关方面曾提出要大修水利,但近年来农村农田水利失修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很多地方基本上还是在吃以前的水利老本,有些甚至完全是在靠天吃饭。
邵阳县黄荆乡由于海拔地势较高,缺少水源,是湖南有名的干旱乡。为减少外在天气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级部门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水利设施的兴建。在记者的记忆中,当时不仅发动群众,集中修建了一大批水库,而且明确要求各家各户都要认真整修分给自己的水塘、水田;对于一些重要的水渠和水库水塘,则不时组织人员进行清污、疏通、整饬。当时虽然财力物力紧张,但每家每户做得都很扎实。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很多农村开始面临劳力缺乏的现实问题,留守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基本上无力再去承担维护农田水利这样的重体力活。记者好几次回家探亲时看到,不少当年郁郁葱葱长满水稻等各种庄稼的水田被荒废了,里面长满了杂草;以前很多水塘、水库也要么被荒废,要么水面严重减少,再也没有以前的规模。一些重要的水渠则长满荆棘,有些甚至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了。
记者认为,利用农闲时间,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水网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低成本、高效率地修建一些旱涝保收丰产田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当时虽然没有充分的财政投入,也没有先进的技术设施,但凭借着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凭借着大家的齐心协力,大部分农村的水利设施基本上得到了维护,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抗旱救灾的能力。相比之下,如今各方面的条件好了很多,也有了充分的财政保障,但是,不仅很多农村的水利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升级完善,反而连当时积攒的一些基础和家底都逐渐废掉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着实令人唏嘘。
为此,记者建议,对于这次湖南出现的罕见特大旱灾,有关部门固然需要加大抗旱救灾的速度和力度,多打井,协调灌溉,尽可能减少降低旱灾带来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一个更为系统、深入的反思,那就是如何在政策、法律制度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尽快补上对农村水利的欠账,更为系统、长效地提升农村自身的抗旱自救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和划拨,加强法律保障,责令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开展山塘、水库、农田等农村水利水网的检修、维修和加固,要善于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双抢等特殊时间段,系统组织地方劳动力对各地各家各户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从而切实修复筑牢农村水利这张直接关系到全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大网。(记者 阮占江)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