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双峰移动泵站走进地头 两千亩农田盼来救命水

2013年08月05日 16:48
来源:娄底新闻网 作者:谭卫丰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移动泵站为当地2000多亩农田送来“救命水”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谭卫丰)“有了这个移动泵站,我们村的几千亩水稻就有救了!”看着新安装的移动泵站可以将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800多米远的农田里,双峰县梓门桥镇石门村的村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移动水泵走进田间地头 2000亩农田盼来“救命水”

    连日的干旱,让双峰县梓门桥镇1.58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千金村、石门村的旱情尤为严重,农田开裂、土地发白,眼看着村里几千亩水稻就要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帮助村民们生产自救,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该镇、总支、村三级领导干部积极与双峰县抗旱服务队联系,经过多番努力,8月3日凌晨2点40多,全县唯一的移动泵站在石门村安装完毕,正式启用,附近2000多亩农田终于盼来了“救命水”。

    8月3日中午,记者在梓门桥镇石门村看到了这台价值20余万元的移动泵站正在满负荷运行,为附近农田输送“营养”。不少村民对这个可以“走路”的抽水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县抗旱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种移动泵站不仅可以自由移动,还可以精确地控制抽水量、抽水时间。“你看,这个180就是现在抽水量的大小,一个小时大概可以抽300方的水,抽一天大概可以保600—700亩田了。”

    六旬老支书成“首席管水员” 当好农田“解渴”好助手

    水稻水稻,水是关键,为了让这珍贵的“救命水”发挥最大的作用。年过六旬的石门村老支书肖炎全自告奋勇当起了村里的“首席管水员”。每天早上6点不到,肖炎全就起床了,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埂上,赶到水渠边为乡亲们的稻田放水。

    挖水、放水、守水,成了肖炎全每天工作的“三部曲”,今年已经61岁的他和年轻小伙子一样每天冒着40多度的高温工作在田间地头。他坦言看到镇上的干部尽心、尽力、尽职地为村民办事,有的一天只吃两餐饭,有的晚上11点多从长沙帮忙买水管回来,村民们非常感谢他们。“我也尽自己的一份力,管好水,不让一颗禾苗干死!”

    “我们现在是真正的‘一把锄头’管水,该放多少,怎么放,全由老支书一把锄头管住。”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从采用集中用水、集中供水之后,因为争水、抢水闹矛盾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而水的合理利用也达到了最大化。

   “送水”更要“输水” 村民期盼打通灌溉“大动脉”
    尽管移动泵站及时的送来了“救命水”,但是村民还是有自己的担心:如果泵站搬走了,那该怎么办?“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帮我们把灌区内的水渠修好,我们以后灌溉农田就要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采访过程中,千金村村主任黄爱和告诉记者,抗旱救灾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水源不足是使得旱情加剧的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却是渠道损坏、水渠不通。

    其中仅千金灌区就有多达70公里的水渠严重漏水,无法正常使用。其中20公里已经硬化的水渠因为自然破坏等原因变得坑坑洼洼,不能过水,还有50公里是土渠没有硬化。他建议政策倾斜一点、国家补贴一点,村民自筹一点,将灌区内的“大动脉”全部打通。“就像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一样,如果我们的水渠也能实现‘组组通’,那就太好了!”

 
[责任编辑:王茜蕾] 标签:泵站 直击 我们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