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湘钢一工人历时3年自制天文望远镜 长2.5米重150公斤

2013年05月28日 10:43
来源:湘潭晚报 作者:王超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陈明制作的天文望远镜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这架天文望远镜长2.5米,重150公斤,历时3年完成

■他希望联合其他天文爱好者,将各自的“宝贝”向公众免费开放

红网湘潭站5月28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文∕图 王超)宛如镰刀的明月,若隐若现的繁星,浩瀚无边的银河,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在湘钢有一位工人,从小就是个天文迷,6岁就开始尝试独立制作简易望远镜,10岁便设计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历经数载努力,近日,由他构思、设计的154mm折射天文望远镜成功亮相。5月26日,“钢铁汉子”陈明兴奋地告诉我们,随着新作品的出炉,他的“追月梦”又近了一步。

由一个小故事开始的天文梦

今年44岁的陈明,是湘钢宽厚板厂的一名工人。因为儿时父亲讲述的一则太空小故事,他从此痴迷上了天文科学。

陈明告诉我们,小时候,看着皎洁的月亮挂在空中,他很想知道上面有什么东西。自此,揭开月亮神秘面纱的愿望,便悄悄地在他的心里萌生。读书时,他最爱学的功课就是自然科学。6岁那年,他自己找了一张牛皮纸卷成圆筒,分别用一个老花镜片和放大镜片做物镜和目镜,做成了一架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做好了以后,他赶紧拿出去观测月亮,结果只是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月亮的一些面貌,尽管这样,但当时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欣慰。

直到10岁,在亲友的帮助下,陈明设计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为了离梦想更近一点,陈明几乎放弃了所有业余时间。研究、实验再研究、实验,为了制作一台理想中的天文望远镜,陈明的圆梦路从未停止。他半开玩笑地告诉我们,天文望远镜是他献给青春的唯一作品。

历经数载,只为这一“眼”

2011年,陈明开始尝试制作一台清晰度较高的天文望远镜。从初步构思到选购材料,再到后面具体的施工制作,陈明尝的最多的是失败。但每一次失败过后,他都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比如,过去制作天文望远镜,杂光导致成像模糊的问题曾一度困扰着他。为了让望远镜达到理想中的清晰度,陈明一遍遍尝试“老套路”,后来又打听到了涂油漆的方法可以消除杂光,最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又尝试了一种叫“消光仪”的东西来增加望远镜的清晰度。反反复复,直到实验成功。

“不管是‘土办法’还是科学办法,他都会尽可能地尝试。”陈明的朋友告诉我们,为了一个小零件,陈明不知要来回奔波多少次,有时甚至不惜“远程取经”,通过互联网向专家教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一个个“土办法”,在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失败后,陈明终于制作出了这架154mm折射天文望远镜。它长2.5米,重150公斤。

希望引导更多的天文爱好者

如今,每逢月圆晴空夜,陈明就会带上“宝贝”来到闹市街头,与市民一起分享太空故事。

“看到大家用我的天文望远镜,目睹充满无尽遐想的银河,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陈明说,他将继续为“追月梦”努力,同时他也希望与其他有条件的天文爱好者一起,将各自的天文望远镜向公众免费开放,共同为普及天文知识而努力。

 
[责任编辑:王茜蕾] 标签:天文望远镜 湘钢 工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