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青年毛泽东的长沙蓄势

2013年12月16日 15:56
来源:精英博客 作者:李胜良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书生意气:青年毛泽东的长沙蓄势

1918年至1921年,即毛泽东的二十五岁到二十八岁之间的三年多,是毛泽东人生履历中相当重要的一段时光。作为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过渡,这个期间,他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履历。还没有毕业,他便已经与“真同志”们一起创立了新民学会。甫一毕业,他又陪同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友们一起赴北京,做赴法前的各种准备——筹款、学习法语等。在北京,他获得了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助理员,月薪八元。将新民学会中的第一批赴法者(如蔡和森、肖子升等)自上海送走后,回到长沙的毛泽东先是经周士钊的推荐在修业小学谋得了一份教授历史的零工(每周六节课,工资不高),后来又在易培基的推荐下就任一师附小的主事(校长),再到后来他的名望日隆,又去一师教授国文并在后来被“提升”为级升(班主任),这中间他曾经兼过湖南自修大学的教导主任之类。直到他参加了党的一大获得了较有保障的党的经费,他的主要职业都是在他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指向的范围内。而在业余时间里,他做过湘江评论的主编,做过平民新闻社的社长,做过《大公报》的特约评论员,就又给他以新闻方面的历练。

刚刚毕业的这一个师范学生,所拥有的资本并不是金钱,而是一腔热血和满腹才学,以及立志“改选中国与世界”的一身正气。可经济基础又是现实的束缚,逼迫着毛泽东为了自己以及新民学会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去做一些有望挣到钱的事业。好在,他所做的事业,本身也很有书卷气、书生气和书香气,一点也不辱没自己做为一个“学者”的尊严。这一时期,毛泽东较具营业眼光的经历有四件,一是开办《湘江评论》并亲任主编、主笔,刊物的许多文章都是毛泽东和其他新民学会会友如肖子璋、陈书农、蒋竹如等写,毛泽东写得最多。二是创设文化书社;三是进行依靠半工半读来谋得生活学习两不误的“新村”实验;四是开办湖南自修大学。其间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开办文化书社。而办书店,也更似书生的事业,更象读书人从事的生意。由此,“书生意气”者,“读书人所经营的生意”之谓也。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毛泽东 新民学会 书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