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揭秘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婚礼:不要花轿 拒绝封建礼教

2013年12月13日 17:44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相关文章推荐:

毛泽东第一次为杨开慧写诗: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在长沙寻找毛泽东与杨开慧爱的足迹

杨开慧手稿揭秘毛泽东“骄杨”恋情

1920年的冬天,19岁的杨开慧和27岁的毛泽东要结婚了。他们结婚并不像我们现在人想象的那样,按着程序、按着步骤而来。毕竟杨开慧出身名门,加之她1岁多时父亲杨昌济赴日本留学,后又到英国艾伯丁大学留学,所以父亲对家中唯一的女儿灌输了许多新思想。比如,杨开慧刚到学龄,父亲就从日本来信嘱咐母亲要让女儿读书。在封建社会里女子能读书是一个很奢侈的愿望,可是杨开慧由小学一直读到中学,没有受到任何阻力。在她11岁的时候杨昌济结束了近十年的留学生活,回到了她的身边。父亲的归来如同带来一股清新的风,那便是西方的文化,西方人的理念,让幼小的杨开慧懂得了中国女性与西方女性的差距,也让她知道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除了不能接受教育,不能步入社会,最为严重且直接的摧残便是婚姻。中国女性几乎没有一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婚姻,能与爱联系在一起的婚姻少之又少,女人的婚姻往往与各种利益捆绑在一起,而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得女性处于社会的底层乃至于大家庭的底层。

杨昌济在国外学习生活了近十年,回到长沙他选择了以教育为己任,谢绝了当时人们都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因为他回来后发现女儿虽然在女子学校里能学到文化知识,但同时也接受了中国封建社会那套伦理学说。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教育毒害,也是他最为痛心疾首的一种教育现实。于是他让女儿回到家中,他亲自做女儿的老师。他为杨开慧制定了一套西方教育课程,学英语,阅读西方文化书籍,让她更多地关心社会的变化、政局的发展,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荣辱得失。这时的杨昌济首先打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将女儿与儿子一样对待,一样教育。因为他是一位伦理学老师,懂得要用伦理道德的思维方式尊重生命,维护做人的权利与尊严,即使是他生养的孩子也不例外。

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后,全家人随着他住进了学校里。但是老家板仓的大宅子也是他们全家人经常回去的地方,和现在人城里一套小房子、城郊一套大房子,忙时住城里、闲时住郊外很相像。

因为杨昌济非常赏识毛泽东、蔡和森等学生,所以师生之间无拘无束、不分彼此,师徒森严的封建等级界限在他们师生之间是不存在的。那时的杨开慧只有十几岁,经常见到父亲的学生来家里探讨各种社会问题,包括毛泽东在内。

父亲开明的思想与文明的教育方式,让杨开慧从小就有接触外人的机会,她与毛泽东的相识也是缘于此。然而少女之初的认识与好感,往往能够奠定一生的情感基础。按照佛家的说法,一切皆缘。杨开慧成为毛泽东的妻子,缘分天注定。

时光走到了1920年,毛泽东与杨开慧走进了青年,两人经过很长时间的相识、相交、相恋,彼此达到相知。特别是毛泽东,送别了恩师杨昌济后,他对杨开慧似乎就多了一份责任。

杨开慧与母亲回到长沙板仓老宅子里重新安顿下来后,毛泽东心底时常会涌上一个念头,那就是和杨开慧结婚。可是一提到婚姻,毛泽东就举棋不定……

这次婚姻本应是他们相爱的结果,可毛泽东的心里还残留着那桩包办婚姻的阴影,这个阴影很沉重地笼罩着他,也使得他面对和杨开慧的婚姻时犹豫不定。一时间,他难以将爱与不爱的婚姻分辨清楚。加上他从小性格反叛,性子火暴而刚烈,从不对女人献殷勤。杨开慧小他8岁,从小就认识,如果把她当做小妹妹对待,他可能反会觉得自然一些,如果真的有一天将妹妹变为妻子,毛泽东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更不知道如何转换角色了。

而杨开慧呢,与毛泽东心思正相反,她不愿毛泽东把她当小妹妹对待,她要与毛泽东平起平坐,过平等的生活。可杨开慧毕竟是姑娘,主动提结婚,她也张不开口。

一个不知如何转换角色,一个不知如何开口,两个骨子里都要强的人,终于走到了婚姻的门槛前……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不知道应该怎样迈过这道高高的门槛。

天气渐渐冷了,两人在长沙也经常见面,经常聊天,但“结婚”二字这层窗户纸由谁来先捅破呢?毛泽东思想斗争了很久,决定让他的笔代他说话。

他写了一封信。

杨开慧收到了毛泽东的信,原来毛泽东刚强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心。杨开慧被打动了,决定与毛泽东牵手终身。

就这样,他俩手拉着手跨进了婚姻生活。他们的这桩婚姻不是用花轿嫁妆彩礼抬过来的,也不是由媒妁之言铺路的,传统礼仪一样也没有。

自由平等——是毛泽东与杨开慧婚礼的全部内容。因为杨开慧对毛泽东表白过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我不做俗人之举。

结婚这一天来到了,老天爷也很帮忙,是个大晴天,冬日里透出了暖意。

杨开慧穿着母亲给她做的棉旗袍,洗漱打扮后显得更加美丽,浑身上下透出青春的气息。她跟随着母亲,与哥哥杨开智夫妇及堂弟堂妹们一起,分别乘坐几辆人力车由板仓来到了第一师范。毛泽东和他的弟妹们早早在门口迎接,这一天毛泽东特意理了发,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长衫,满脸带着笑,这笑容一看就知道是由内心而发的,喜悦而灿烂。

杨开慧的母亲将女儿交给了毛泽东。这时的母亲难免有些难过,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以后不再属于她了……

可是,牵着手的新人却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

他们的洞房是在湖南第一师范教员宿舍,新房里没有一件是新家具,就连床上的用品都是以前用过的。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和他的爱人王淑兰还有他在长沙的几位挚友参加了他们简朴而简洁的婚礼。

按照传统说法,杨开慧是毛泽东的第二次婚姻,第一次有花轿、有拜堂、有婚礼,女人跨过婚姻门槛的所有礼节都有,而毛泽东却不爱她,与她近在眼前,心却拒之千里。而眼前的这个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喜大礼,似乎将终身大事搞得如此“轻率”的女子却走进了他的心里,走进了他的生命里。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毛泽东 杨开慧 婚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