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湘籍诗人刘舰平:双目失明用老款手机创作

2013年12月07日 08:0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2月3日,中国作协为一位特殊的作家举办了他的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参加。这位作家年逾五旬,据了解,他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协举办的个人作品研讨会作家群中年纪最轻的一位。

而他的特殊,不仅是因为他双目失明,不仅是因为他失明以后还在坚持创作,也是因为他的诗不一般。

他是湘籍著名作家、诗人刘舰平。

从写小说到写诗

刘舰平,湖南桃江人。曾在电视台做文艺编剧,主要负责电视剧。小说、歌词、诗等,都是他工作之余的副业。1983年,其短篇小说《船过青浪滩》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刘舰平一举成名,人们把他纳入了小说家的行列。

“其实小说家这顶帽子遮盖了他诗人的光芒,他的诗更有光彩。”这是已过世的著名诗人雷抒雁对刘舰平的评价。

《辰河三唱》是刘舰平的早期诗歌代表作。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我是被纤索拉扯大的/我走过了许多不是路的路/——用膝盖 用肚皮 用胸膛 用头颅/用裂开了道道血口子麻石一样粗砺的双足/我跪下,不是祈祷/更不是屈服/我匍匐/是要让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学会走路”。

倔强、坚韧,勇于直面命运的不公。这是诗中的纤夫,更是生活中的刘舰平。因为眼疾,他失去了光明,失去了读书写字的能力,却没有失去对文学的激情。

从写诗的人到诗人

一部翻盖的老式国产手机,延续着刘舰平的文学梦想。

“重新学会一个人按键拼音,通过语音提示找出自己想要的文字,发给最亲密的朋友,告诉他,自己在干什么。这就是我最初的动机。”刘舰平用语音手机盲写短信的方式重拾文字,开始诗歌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诗,可以完成自我救赎。

“上帝的不公几乎剥夺了他享受写作的权利,上帝的公平却是打开了他心灵的天眼,使他由写诗的人真正变成了一位诗人。”雷抒雁这样评价他。

更可贵的是,刘舰平的诗不仅不悲观、不虚无,而且充满了坚韧的理想主义情怀。在新诗《夜色苍茫》中,刘舰平这样写道:“眼疾 已成为一个阴谋每天都在暗中颠覆光明虽然 我不需要霓虹灯陪伴但并未放弃迎接日出的权利(节选自《夜色苍茫》)。”这是他向世界发表的宣言。

从汉语诗到汉语人

有人认为,当下的中国诗界存在两大主要问题,其一是旧体诗不图革新,与当下语言环境格格不入;其二是新诗疏离中国文化传统,多效法外国的现代派理论和现代诗作品,“翻译体”泛滥成灾,以至于路越走越窄。

刘舰平的诗,则处理好了诗歌的现代性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即使是写最平凡朴素的事物,他也能通过汉语表达得优雅而令人沉醉。在雷抒雁看来,刘舰平的诗特“中国”,特“汉语”,他是实实在在地用汉语汉字写他的汉语诗。

而在刘舰平早年创作的散文《汉语人》中,他对母语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像无法选择血缘种族和亲生父母一样,我无法拒绝汉语对我的哺乳。”

也正是在“汉语”这棵大树下,刘舰平营造了自己春意盎然的生命风景。

 
[责任编辑:童声杨] 标签:刘舰平 汉语 1983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