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中南大学学生创“叫早床”小组 与被窝斗争

2013年11月13日 17:13
来源:红网 作者:胡维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红网长沙11月13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胡维)随着天气转寒,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大学学子都开始眷恋被窝。眼下,在多所高校里涌现出的“起床协会”。在长沙,这股热潮也已涌动。记者12日采访了中南大学岩凯TWP(TheWillPower)意志力协会中起床小组的同学,他们表示每天叫醒他们的不是闹铃,而是梦想。

起床困难户创办协会,分早起和晚跑组

起床小组的发起人刘俊泽是中南大学生物工程系大二的学生。他自称为“不分四季型冬眠症晚期患者”。

在9月初的一天上午——确切地说是当天11点25分,刘俊泽睁开了惺忪睡眼,发现宿舍的室友都在聚精会神地学习,而自己用于实现理想的时间又少了半天。

“人生何须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痛悟到这一点的他灵光乍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刘俊泽觉得自己一个人可能很难坚持,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一商量,就创建了“岩凯TWP意志力协会”,协会里又分成了早起和晚跑两个小组。

50人分10个组,主要通过电话叫醒成员

“我的原意,就是创建一个起床困难户和锻炼困难户的互助组织。”刘俊泽回忆道。那时的他还远没意识到,自己创建的这个协会“要火”。

刘俊泽的协会引来众多赖床者关注,招新帖留言过百。短短3个月,就有200人参与了意志力协会。“我们的起床小组现在有大约50人,5人为一个小组,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值班负责早上6点半叫醒小组成员”。刘俊泽表示,早起小组也有同学就是图个新鲜,也有同学坚持不了就退出了,因此在协会200多的成员里面,早起小组也就剩下了50来个人。

“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电话来相互帮助早起,而且正在开发手机app的应用程序。刘俊泽希望以后每个学子都能成为用户,软件除开签到之外还能让签到的同学还能在平台上进行空自习室查询,以便安排自习。我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被梦想叫醒的每一天”。

[讲述]

贪睡失职未能叫醒同学,影响不止一个人

“嘀嘀嘀”,闹钟响了,“咚咚咚咚”,电话也来了。可是土木工程学院大三的许同学按掉闹铃,挂断电话又开始了自己的“回笼觉”。

曾经属于起床超级困难户的他说,“其实刚开始自己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小组的。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轮到我叫其他人起早床了,结果我按下闹铃又习惯性的开始了回笼觉”。最终被会长叫醒的他很自责,“在见到因为我的失职而未早起的同学时,我从心底下决心以后一定和赖床说再见。因为赖床影响到不只是我一个人了。”

“其实我刚开始确定用电话叫醒的时候还担心宿舍的其他同学会有反对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同学对于我们早上‘吵醒’他们并不介意,早起的同学收到的是室友的赞赏和模仿,并非怪罪。”说起室友们的态度,刘俊泽很高兴。”

在学校里,记者遇到了一位冒雨进行锻炼的退休老教师。刘俊泽们的“起床故事”,勾起了他的青春回忆。老教师表示:“自己1978年考入大学,那年我已经26岁了,大学4年我几乎每天都是6点半就起床晨读、自习。你想让自己有怎样的未来,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类似事件]

北京大学:微信签到再共进早餐

北京大学起床协会,自称“中国高校起床界鼻祖”。自上学期成立至今,该协会人人网主页吸引了6300多名同学关注,在微博上也有4000余名粉丝。本学期起,会员们早起先用微信签到,自行起床赴约。每周一到周五的7点15分,分别到不同食堂共进早餐,周六8点在康西食堂,周日可以自由赖床。

吉林大学:早起前100名领免费豆浆

吉林大学“床协”的微信公共账号“同学,还睡呀”,早起签到时间为6点至7点半,如果在7点半以后签到,系统会回复“成功从来不会等待睡梦中的人”。向微信公号回复不同数字,还可以查询占座信息、向师兄师姐寻求帮助、收取正能量文章等。在学校支持下,排在起床排行榜前100名的同学可在食堂领取免费豆浆。目前微信账号用户已过万。

[网友声音]

Iris-Ie:呵呵,这个idea不错……睡不着的咋办呢?

神经病院儿童:叫我起床的一般都是尿……憋醒的……

冰糖雪梨大爱天牛:希望可以在各个大学都普及。但是估计我是赶不上了。

我真是我不知道:估计“进门掀被子用手拍”这种方式会比较受广大有同校男神女神的童鞋欢迎。有情敌的会倾向“冷水一桶”。

 
[责任编辑:黄秋霞] 标签:中南大学 学生 被窝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