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80后农家女办乡村图书馆 免费向孩子开放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马桥河村,12岁的留守儿童龙思宇只要一放学,就会泡在村里的“师友图书馆”。5年了,图书馆创办人李芳不仅免费让她看书,还给她辅导功课,照顾她的生活。在温情的包裹下,曾经孤独内向的龙思宇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李芳是一位“80后”农家女,梳着清爽的齐耳短发,笑容甜美。和许多村里姐妹一样,李芳曾早早走出乡村去大城市打工,然而“爱书成痴”的她遵从了内心的渴望,回村创办了图书馆,并将这里打造成留守儿童们的乐园,乡亲们汲取知识、开阔眼界的宝库。
一台拖拉机拉回一个图书馆
这个性格文静、话语不多的女孩一提到书,眼睛就开始放光:“2001年中学毕业后,我自学了会计学的大专课程,然后就到江苏一家企业当会计。其实工作环境和待遇都还不错,只是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后来偶然间到省图书馆参观,一下子就被震撼了。我当时就想,这辈子能找一份与书为伍的工作就好了,哪怕是书店的售货员也行啊。”
李芳为何如此爱书?原来,虽然生在农村,但李芳家是当地少有的“书香大户”,家里藏书2000多册。受父母影响,她从小就喜欢读书。人家别的女孩逛街都喜欢找服装店,而她专挑书店进,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
2006年,在外打工的李芳回老家结婚生子,丈夫是一名小学教师,两人在读书上有共同的志趣爱好。回乡后,看到村里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村民们平时的休闲方式就是打麻将、玩台球,孩子们放了学后没处去,李芳就萌生了“开个书店”的想法。
李芳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并达成了几方面的共识:“既然是爱书的人开店,就不能‘扮了式样’,办就办成一家正宗的图书馆;同时必须办成公益性质,免费向农家孩子们开放;还有不进便宜的盗版书,不卖教辅资料,要增加阅读的‘营养值’……”
正巧,那段时间县城的一家书店要转让。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芳他们用1万元买下了那家书店的所有书架、图书及相关资料,然后租了一台拖拉机,将“图书馆”拉回了家。
接下来,李芳又在家附近的东马小学旁边租了一间民房,将家藏的2000多册好书,旧书店买下并筛选后的几千册书,还有从收废旧书报的摊点上淘回的好书上架并登记造册后,2008年6月,这个取名为“师友图书馆”的门店开张了。
“再顽皮的孩子,在书本前也会安静下来”
“师友图书馆”开业后,吸引了很多爱书人。东马小学800多名学生,附近另一家中学1000多名学生,十里八乡的村民和当地企业的工友,进来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捧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再顽皮的孩子,在书本前也会安静下来。”李芳笑着告诉记者,想看书的人多,这让她心里特别高兴,但现有的书很快就满足不了需求了。她和丈夫商议后决定,将手中的3万元存款再投进来,购新书添新架。
不管多难,“师友图书馆”都没有改变当初建馆的初衷:摆60张课桌椅,在现场看书的人都免费;借阅的读者办卡,每个月收10元费用,借阅量不限;所有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不收任何费用;向孩子们推荐新书、好书,向当地种养专业户送书,倡导孩子们之间好书交流。
每天下午三点半到六点钟,是农村孩子教育的“空白区”,而龙思宇他们在“师友图书馆”渡过的时光,却分外充实。有时孩子们会找几个题目问李芳,李芳便准备了几支粉笔,一块小黑板,当起“临时老师”。
除了孩子们,图书馆也成为大人眼中的“香饽饽”。张良也是位80后农家女,有两个女儿,以前除了忙家务,就是玩牌、打麻将。但自从“师友图书馆”免费、全天开放以来,她一有时间就带上孩子和笔记本来占位置看书,图书馆里书类齐全,通过看书,张良长了好多“本事”:厨艺、家庭保健、早教、绣工等,现在她成了村里的“全能女才人”。
现在图书馆已有文学、科技、法律、医药卫生等20多个种类5万多册的书籍。但在李芳看来,“图书馆有多少书并不重要,关键是让需要它们的人受益,而不是让它们躺在书柜上睡大觉。”为此,除了照顾好图书馆读者,她还经常抽时间走到田间地头,走到乡亲们的家里,向种养户推介专业养殖书籍,向被征地农民介绍创业知识,向社区居民普及消防知识,让知识惠及更多人。
“师友图书馆”扩大为一馆一室
2009年夏天,李芳家新盖的四层楼房落成。敞亮的一楼就是120多平方米的通间。李芳的公公主张以每年四万元的租金将楼下三层租给当地一家企业,但李芳有自己的想法,她打算在一楼经营“师友图书馆”,这样不仅方便生活,还可以节约租赁门店的成本。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李芳便将图书、报刊和书架从原馆迁回新家。
“新家离旧馆有点远,中间要坐两站地汽车,两头还要走十分钟。虽然贴上了乔迁公告,但每次回原来的门店办事时,总会遇到学生们问我什么时候把图书馆搬回来。”李芳说,“孩子们有点遗憾又有点期盼的眼神,让我心里很不好受。就把原来的门店改成了一个阅览室,变成‘师友图书馆’一家分店。”
从那以后,李芳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早起床后,便打开自家一楼的“师友图书馆”,整理书籍,上网整理信息,接待读者,登记借书、还书情况。到了下午3点,她就搭乘公交车赶到阅览室,等着3点多钟放学的学生读者们。天天如此,两头奔走。
到目前为止,李芳为图书馆投入费用达十万元,接待各类读者5万多人次。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当地政府、妇联、志愿者都伸出援手,送来各种受读者欢迎的书籍,打消了她怕因收支严重不平衡而难以维持的顾虑。
在朋友的帮助下,李芳开通了“师友图书馆”网上书店。书店里包括新书通报、借阅排行、培训与讲座、图书漂流、图书捐赠活动等栏目。“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看到‘师友图书馆’里的书。”李芳说。作者: 记者李海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