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王健林:再过十五二十年中国楼市就倒了

2013年12月09日 13:38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3(第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12月7/9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出席本届年会,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场“与首富对话”私享会。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对国家大的趋势节点把握这么准,老是踩着这个点。这不是蒙的,这来自于企业对形势的判断和转型的动力。”王健林在开场时说。

在私享会中,王健林讲述了万达的四次转型发展历程:从一个区域的品牌变成全国性的品牌,从几十亿的公司变成百亿级的公司,这是第一次转型;从住宅房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型,是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使得企业文化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口号由“老实做人,经营做事”变成了“贡献财富,贡献社会”;向文化旅游转型是第三次转型;第四次转型是从一个中国的大型企业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转型,向跨国企业转型。其中前两次转型已完成,第三次正在进行当中,第四次转型才刚刚开始。

“我用万达四次转型的发展历史告诉大家,你的企业真正想成为一个大型企业,或者成为一个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创新,敢于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这四次转型,就是四次大的创新,小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是可以的。”王健林指出,正是由于这种不怕折腾,持续折腾的劲头,才使得这个企业保持一种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万达才有现在的速度和规模。

以下为“与首富对话”私享会精彩观点实录:

两次转型造就商业地产之王

王健林:因为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所以正好我也嗓子不太好,我30分钟简单的演讲,30分钟做互动,欢迎大家来提问。

我想结合年会主题,现在讲短信升级,讲市场力量。我简单讲一下万达的四次转型。

现在很多人问我,万达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们连续6年保持35%以上的环比递增,去年经济下滑这么严重,我们依然是34.8%,今年应该也在35%左右。原来我担心,过了一千亿会不会速度下来,现在保持这个速度。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对国家大的趋势节点把握这么准,老是踩着这个点。这不是蒙的,这来自于企业对形势的判断和转型的动力。

万达发展到今天有4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我们从一个区域公司,大连公司,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公司,那是在1993年,我们88年成立以后,前几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我记得在92年的时候,我们收入就已经接近20亿了,占那个时候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左右,已经很大了。

为什么我们那时候想要去跨区域发展?就是一个追求,想把企业规模做大。一个城市最多就几十亿的市场份额,再发展就是100亿,200亿,你占一半企业也是很小的。出于这个追求,我们93年跨区域,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区域发展的行业企业,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

我到广州去,说要做一个项目,跟人家谈好了,我就去注册公司,到工商局不给注册,你是东北公司,怎么可以到这里注册,不可以,必须企业注册当地,跨区域没有这个先例,还不能注册。

一般人是不是就缩回去了?没有。我们找当时的一个华侨房地产公司,谈好,每年给你100几十万,给我注册一个账户,叫第几分公司,但是由我来管理,风险责任由我来承担,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

因为那次转型,尽管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赚钱不是太多,但是为什么去广东呢?那时候广东是房地产的高地,而且全国的形势,财富,都往广东集中。这是我们第一次转型,踏出这一步,但是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

紧接着我们开始逐渐逐渐,从97年开始大规模的跨区域发展,我们到今天接近100个,成为全国跨区域发展最多的一个企业,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转型。

这次转型带来的结果,就是从一个区域的品牌变成全国性的品牌,从几十亿的公司,变成百亿级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第一次的转型。而且这种连锁经营,给企业文化带来的变化,那是不可估量的。你一个公司怎么管理,很容易,就几十个人,一百多个人,变成几十个城市的公司怎么管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手段这么发达,给我们管控提出了很大的难题。

但是就是这种要把企业规模做大这种决心,这次转型获得了基本成功。

我们第二次转型,就是从住宅房地产装向商业地产,这是始于2000年。这个转型的动力来自于非常原始,非常单纯的,就是我们在这之前我们有两个员工得了重病,一个是肝病,一个是癌症,花了公司300多万,一个100多万,一个200万,那个年代没有保证的,民营企业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有钱就报销,没钱就等死。90年代,私营企业不像现在,社会地位不像现在。

考虑到两个都是我们的老员工,我们尽管财力不像现在这样,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延续了他们几年的生命。我们公司员工也不多,几千人而已,如果我们一旦发展几万人,一旦我们企业步入了中年,我们员工步入到老年,如果每个人都得这样的病,每个人退休了以后工资怎么发呢?上哪这么稳定的现金流呢?觉得房地产不靠谱。所以我们自己反复讨论三天,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就是向不动产转型,我们觉得不动产建完以后,它的资产是在不断升值的,今年建完了值一个亿,过了5年就值两个亿了。还有它有稳定现金流。分析来分析去,我们决定向商业地产转型。

这次转型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我们被当了222次被告,我们在沈阳建了一个店,实在经营不下去,又拆了重建,付出代价9亿多,10亿左右。人不是神,都是在摸索当中前进的。但正因为这种执着,最初的这种坚定的信念的推动,我们现在商业地产可以说转型成功了。什么标志呢?

第一,从规模上现在全球第二,到明年四季度,我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公司。按照现在的速度,不再增加,就是保持现在匀速,每年500万平方米竣工这种规模的话,2020年我们可以大概达到55000万平米以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不动产是很大的行业,它占了全球资金总量大概10%以上,规模很大。这个行业里做全球第一,应该说是转型成功了,这是我们第二次转型。

这次转型成功带来的变化,就是企业的文化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口号,我们企业文化,一直是两句话,8个字。最早我提出来的口号,88年,89年初提出的口号:老实做人,精明做事,那个时候都是市场经济骗子很多,也没有什么规矩,什么都可以来,监管也少。当时我想我们企业起码正规一点,给自己提口号,老老实实做人,我们90年代中期提的口号是“贡献财富,贡献社会”。2005年左右,我们有了一定的规模,模式也走出来了,我们提出国际万达百年企业,就是有把企业做长久,做长寿企业的想法,这也带来了我们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场,就是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使万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超速的发展。现在连续6年保持35%,这就是商业模式带来的。这个模式至少10年,20年,还可以保持相当的核心竞争力。

居安思危进军旅游文化

第三次转型,就是我们向文化旅游转型,我们始于2006年,当时企业决定进度,08年决定旅游行业,做旅游度假区。为什么我们做得风声水起,而且利润很好,现金流好,我们要提出向文化旅游转型呢?这是源于在发展当中对这个行业做的系统分析。

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现象,你看我们分析了差不多10个国家的历史,美国,英国,法国等等像这些发达国家,房地产产业成熟期基本上都是50年,就是大规模的发展,供不应求,供需两旺逐渐走向萎缩,行业还有,但是规模下来了,工业人员下来了,基本上就是半个世纪,好一点5、60年,差一点40年,这是一个规矩。

中国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就是20年,真正改革是1998年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改革,才有真正的市场。那时候有分配房,还有商品房,98年以后就没有了,也就是15年,20年。

还能发展多少年呢?我自己判断,高速成长的时期就是10年左右,可能还维持一个匀速的这么一个平衡发展的阶段,我估计从现在算起15到20年,这个市场就倒了。全国人75%变成市民,农民大概只有20%左右,这个时候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我们中国的工业化也基本完成。这个时候房地产市场一定规模就下来,大幅度衰减,不会像现在几千万从业人员,不会的,可能全国几百万人,甚至再少点,100万人可能就够了。不像现在这么多的房地产企业,几百家就够了。

因为这个行业不是一个万岁行业,不动产也是一样的,不动产虽然建完以后可以维持几百年,建完以后可以重建,成本也很低,还可以接着搞,但是你的发展规模不像现在一年竣工500万,明年可以竣工600万,这个规模是找不到的。美国前5家的不动产公司每一年都在衰减,人口流动,180万人变成170万人,有的50万变成20万,往更舒适的地方去流动,很多购物公司就长期亏损,关掉,他们处于逐渐关店的过程中。

出于这种分析,要想企业追求更加长远,当然每个企业追求是不一样的,你赚几个亿潇洒,就不是这种想法了。但是我们是想成为更长远,更长寿的企业,我们想找一个更稳定的模式,我们觉得找来找去做文化和旅游,其实文化旅游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做万达文化旅游城,就是文化旅游做核心,也搀和着一些商业进去,比如我们开业的度假区都是这个模式,向文化旅游在转型。 

文化旅游就是长寿行业了,一个故宫600多年,一个长城千年以上。我开玩笑,文化和旅游资源被占领上,至少几百年,开个玩笑现在故宫长城是哪个企业自己的,你还愁吗?现在是国家重点景点,涨价要国家文物局,旅游局两个部门,40块钱的门票十几年不能调整,因为它具有社会公益的功能。如果是企业,现在早涨到400块钱了,你这种资源独有嘛。就像我们长白山占了,以后再批这种大型的滑雪场很难。

还有我们逐渐在一些知名景点周边,现在没有这种模式出现,政府很欢迎,一些开发区,一些度假区做完了,他欢迎你去投资。一旦有了这种模式出来,第二家,第三家就不一定再有这个机会了。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文化和旅游口碑,品牌传统力最强。最好的品牌营销就是旅游平台。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传承几百年,人们都要去,一个最好的品牌营销就是旅游景点。

所以我们第三次转型,现在叫进行时,还没完成。虽然有两个产品已经开业,但是大家还没有看到我们真正的文化产业的创新产品。什么时候出现呢?明年四年度,我们万达集我们智慧,集大成的产品,2014年四季度会在武汉推出来,一个是大型舞台剧,不是传统那种靠人力,做人体极限,翻多少个跟头,做多高难动作,不是,主要靠特种设备,靠电脑的变化产生的效果。

还有我们自己创新的一个产品,叫做电影娱乐科技效果,就是高科技的设备,就是电影3D技术的出现产生的这种产品,美国最早有这种模式。但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完全创新了,给我们创造这几个产品的设计者还是美国几个大师,但是完全根据我们的创意来创作的。比如做了很好玩儿的东西,比如3D的影像设备,再加上过山车,你坐在车上一走,都是立体形象。我们做了一个活动叫西游斗魔,它的两侧全部是立体的这种人物形象,轨道车走到哪一段,西游记里的魔鬼就出来,你拿着手上的武器,就可以射妖魔鬼怪。它也有能力反击你,这个形象一出现以后,你两秒钟没把他射掉,他的武器就出来了,车上4个人,谁射到你就完了,你的武器就射不出去了。如果你运气不好,上来第二仗就被它灭掉,你这个钱就白花了,人家在山上打枪你打不着。这是完全创新的,花了5年多的时间,花了很大的代价,算上明年就6年了。这些东西的出现,我相信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是革命性的东西。这个在进行时。

这个转型给万达带来的,我觉得不仅是生意上的,现金流获得好的收益,更主要是文化品牌的树立。我们正在和国外两个公司谈,要把万达文化旅游城输出,可能明年上半年就会有一个结果。

我们的想法,我们用知识产权,而且在世界上没有出现的,像迪斯尼,就是做一个主题公园,各种各样的过山车,我们现在有主题公园,有我们创新中国故事的电影乐园,还有万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儿的东西,我们叫万达梦,里面有水公园,儿童乐园,我们正在创作一个产品,叫室内的儿童乐园,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开业出来,大概会在青岛,大概在16年会第一个开出来,全世界第一个室内儿童乐园,就是以儿童的职业体验、互动为主题的一种游乐,高科技的东西。比如一个消防车,这个消防车很慢的,是在轨道上跑的,小孩上去开消防车,然后就跑,旁边火就起来了,水泡是固定的,小孩去灭火,很好玩儿的,还有很多这样的儿童乐园的东西。

我们的决心目标很大,要把万达文化旅游城像迪斯尼一样做成中国的品牌推向全世界,国人两三年以后会很快认识,对世界来讲可能需要时间,10年,20年,可能才能竖起起这个品牌。

新还要能产生效益才是好

第四个转型,是我们向跨国企业转型,从一个中国的大型企业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转型。两年前并购美国的电影院线,并购英国的游艇,在英国投资酒店,包括每年都有我们自己有计划的并购。这种转型,当然参照系不能都跟我们相比,可能没到那个规模,不一定有这个追求,我们到了这个规模,也有26年的历史,我们希望成为百年企业,我们希望为中国企业争光,树立国际性品牌,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跨国企业,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按照我们现在每年环比35%,我们从2015年以后,我们假设速度降到15%,速度降低一半,每年保持15%,2020年大概资产可能会接近一万亿,收入至少会超过6000亿。这时候这个企业仅仅是一个中国的本土企业,这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那时候希望给自己定的目标,至少20%的收入来自海外,实际上应该是30,按照国际跨国企业的定律是30%来自海外,才真正成为跨国企业,但是我们不敢提那么高的目标,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嘛,所以我们希望那个时候至少20%,以后逐渐逐渐成长起来,可能更高的比重来自海外。

现在企业文化已经有了一点变化,我们公司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特别我们的文化集团,特别我们的文化旅游院,特别我们的投资部门,我们很多部门都是相当部分是老外,各种语言,各种地区的民族,这种交流,对文化是有启迪作用的,第四次转型万达才刚刚开始,这四次转型,前两次已经成功,第三次正在进行当中,第四次转型才刚刚开始。

正是由于我们这种不怕折腾,持续折腾这种劲头,才使得这个企业保持一种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万达才有现在的速度和规模。我用万达四次转型的发展历史告诉大家,你的企业真正想成为一个大型企业,或者成为一个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不能满足于现状。第一要创新,敢于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这四次转型,就是四次大的创新,小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是可以的。

我始终在讲,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源于它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基础层面,管理层面的创新,商业模式转变了,产生的威力大得不得了。所以说就是要不断的创新,同时在创新当中要提炼核心竞争力,不是新就是好,新还要适度,新还要能产生效益才是好的东西。

我就用简短的时间,用万达的发展历程,来简单解释万达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也发展得比较好的原因,就是四次转型的结果,和持续创新的结果。时间关系我就先讲到这里,谢谢。

 
[责任编辑:童声杨] 标签:王健林 年中国楼市 企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