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被指重污染土地上建楼 毒土壤或致流产癌症
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正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市的江苏省常州市,其市中心一块数百亩、污染时长达50余年的土地,在短短两年内就已开发成华润国际社区,而目前该社区所出售的楼盘,几乎都是建设在以前的化工企业厂房之上。
“熏人”的社区
2013年8月,江苏常州,炙热的骄阳将气温直逼40℃。
常州市天宁区和平中路1号,龙城大桥北端,尽管骄阳似火,在华润国际社区售楼中心,依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在华润国际社区门口,高温夹杂着热浪,依然可以闻到一股刺鼻的化学品味道,门口保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气味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的气味比这更大。
记者走访调查时不断有市民反映,就在该工程动工的时候,每天经过那条街道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时轻时重,重的时候让人感觉晕头转向。
华润国际社区售楼部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整个社区将有1万住户,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除了已经规划的华润万象城以外,还有两所学校。这里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常州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该销售人员透露,目前销售形势很好,仅今年上半年开盘的就有4栋楼,从开盘以来,每栋楼不超过半个月就差不多卖完。对于刺鼻的气味,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一家化工厂,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但是已经采取了治理方式,气味会逐渐消失。对于这些气味是如何产生的,属于哪些物质,该人员表示不清楚,记者随后采访多人,被采访者除了知道该土地以前为常州化工厂以外,对其他均一无所知。
常州市政府一要求匿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3家化工厂,除了众所周知的常州化工厂以外,还有一家味精厂和一家实验工厂。3家化工厂总占地面积达400多亩,目前也是常州市最大的一块用于商业开发的化工用地。
随着常州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加上国家“退二进三”政策的出台,在常州市政府的主导下,相关“三高”企业逐步淘汰、升级和搬迁,常州化工厂也在搬迁之列,随后该企业于2007年停产,2008年该土地由常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收储。
遭质疑的化工厂
公开资料显示,常州化工厂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中国电解化工厂,1958年移地重建,更名为常州农药厂,1959年2月正式定用常州化工厂。主要生产烧碱、氯气(包括氯乙醇)、盐酸、苯乙烯和有机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化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均为剧毒物质,其生产的废渣和残液对土壤、地下水、人体、生态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风险,其中部分化学成分属于致癌物质。
常州市政府要求匿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常州化工厂是国有企业,不仅是常州,包括全国各地,无论是民企也好,国企也罢,其环保意识和设施都相当缺乏,对污染物的处理也非常简单。从上世纪50年代建厂以来至2007年停产搬迁,常州化工厂在此生产达55年之久,其间大量含有剧毒物质的废渣残夜和多种有机污染物长年累月地慢慢渗入地表土、深土层、地下水,直至更深、更远处。
该官员透露,而与其他不一样的是,常州市的地质结构层主要为泥土和沙土,根据勘测结果表明,地下6米以上为泥土,6米以下为沙土,这样的地质结构使污染物渗透更为广泛和深远。
记者就此咨询了多位相关环保专家,专家指出,污染严重的土地,其毒性释放可达上百年,这还不包括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而没有修复的土壤的影响与危害很可能长达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毒地对人体的危害是慢性的,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才会显现。
有关在重污染区域开发商品房后导致居民健康受损的事件,美国和日本早有先例,在科学界鲜为人知的案例是美国著名的拉夫运河小区案,在1953年一个化学废料填埋场被开发成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由于未经修复处理,直到24年后的1977年,该小区不断出现妇女流产、死胎和新生儿缺陷等现象,成年人体内也长出各种肿瘤,经调查后才真相大白。该事件也令世界震惊不已。
医学界和科学界的诸多研究和报告也证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区,人群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但截至目前,公众对常州化工厂原所在地的真实状况,包括受到污染的面积、程度、治理等情况一无所知,常州市政府对此并未做出公示和说明。
不过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常州化工厂搬迁后,该地块的出让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土地修复,更没有相关环评和风险评估,当初发改委并未立项,就立项问题,常州市政府曾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最后是以华润公司的名义来立项。关于后来的环评和治理,是华润方面在拍得该土地后提出来的,华润方面认为该土地可能有毒,需要治理,后才引起常州市政府的重视,包括后来定调的修复亦只是“科研性修复”。常州市政府要求匿名的官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常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副主任张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证实了上述官员的说法,张鑫告诉记者,这是常州市最大的一块化工企业用地,也是常州市第一宗进行修复治理的土地,由于当时没有先例,在对该土地进行收储时,我们知道该土地有污染,但当时还没有形成修复和治理这种概念,也不知道污染土地还可以通过修复的方式来解决。
混乱的主体
事实上,江苏省毒土壤的出现,并非没有先例。
2006年7月,位于江苏苏州市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的20余亩污染的土地,导致6名筑路工人在挖土时翻起了有毒土壤后中毒昏迷。
同样在江苏省南京市,曾建在未经修复的原南京化纤厂旧址上的乐居雅小区,2007年一开盘就遭到了消费者的抗议和抵制。
张鑫告诉记者,现在土地招拍挂一般都是净地出让,该土地由常州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进行前期开发,按照当时的规划区范围内,还有一些民房,涉及到拆迁和安置工作,土地收储中心作为法律主体,具体实施由城投公司负责。
严格地说,土地在收储中心收储以后,应该先委托规划局做控规,在做控规之前要先征求环保局的意见,环保局认为这个地块可能存在污染,土地收储中心会委托环保部门进行预环评,如果环境预评价有问题的,那么应该做修复性环评,做完以后要提出修复方案给土地收储中心,土地收储中心向政府汇报,然后由土地收储中心和环保局一起,作为甲方,根据该地块的规划,来选择一种方案进行修复,土地在修复后才能进行使用。张鑫表示。
不过在当时常州化工厂这个土地问题上,前期规划还没有做到这个地步,当时是知道这个土地有污染,但是当时还没有厘清关系,到底该由谁来治理。华润在拿这块土地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这块土地需要修复治理。由于当时土地已经拍卖出去,后来由政府进行协调,由前期开发单位,即城投公司来负责,对这个土地来进行修复,张鑫说。
由于相互关系和职责的混乱,到底谁是责任主体,公众关心的是,如果以后居民出现问题,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而作为治理和修复主体的城投公司及其主管单位常州市建设局以需要向领导汇报、需要领导批示等理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治理难局
对该地进行评估和治理的常州市环保局,其自然生态处副处长尹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由常州市环科院负责治理修复,工程进度和质量由常州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负责监理。不过目前的治理工作还没有结束,预计今年年底才能完工。
记者调查得知,上述两家单位,即常州环科院和常州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均为常州市环保局二级单位,接受采访的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副处长尹勇同时亦为常州环科院副院长,而作为监理单位的常州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并不具备监理资质。
尹勇告诉记者,此前环科院曾两次对该地块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经调查得知,该地块存在超标和污染问题,面积大概1万平方米,目前主要治理的深度为地下2-6米。其成分主要为苯类、醇类、醚类、酊类和其他有机物。
对于在此已经累计污染了50多年的地块,其污染程度远远不止如此,尹勇坦承,有些地方可能更深,但就目前来讲,最多只能深入到地下6米,由于常州的地质结构特征,6米以下为沙土,再深挖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对于污染物可能会造成更深、更远的扩散和污染的问题,尹勇并未否认。
尹勇告诉记者,常州市政府在这块土地的治理上已经投入近2亿元。经过多方论证,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治理方式,一是离位资源利用法,即将污染的土壤进行置换,由于常州市的土壤属于黏土,将污染的土壤卖给水泥厂用来制造水泥,达到回收再利用的效果,目前已经挖走置换的粘土有17万立方米。二是覆膜隔离法,就是将有污染的地方进行覆膜隔离。三是抽提回灌法,将地下水抽出,用活性炭等方式进行过滤和处理后然后回灌。
业内一资深专家指出,对于一个持续污染50多年且都是剧毒物质的地块,采取的这些措施只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表面上来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际上这些措施只是规避风险,而非彻底修复,由于污染物没彻底消除,不排除今后会再次引发污染的可能性。
该人士还指出,虽然覆膜隔离有一定的效果,而隔离的膜理论上说可以管50到100年,但迄今为止,谁也没有验证过。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治理工作并没有结束,而华润社区已经开始交房。尹勇告诉记者,目前还有3000多平方米没有进行治理,上面主要是道路和临时建筑物,在高温天气下,这些没有经过治理的土地所释放出来的物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尹勇坦承,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而另一方面,常州环科院两次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主要污染土壤的去处,一直都是一个谜。
知情人士透露,常州市本来就是一个土壤稀缺的地方,对于新的土壤的来源和污染土壤的去处,尹勇称都有相关记录,而对于这些记录和相关调查报告,则需要请示领导,经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