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
在艺术品市场,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作品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和拍卖品,他的作品往往以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成交。他是与毕加索同级的艺术品市场顶尖代表人物。2012年,他以3.8亿美元的年度成交额位居2012艺术家拍卖成绩排行榜首,将毕加索等人都拉下马来。
安迪·沃霍尔标志性图案印上T恤、卫衣、抱枕、杯垫、年历、明信片;与其相关的书和画册在全球书店常销;豪华酒店的泳池底部用马赛克拼出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图案……这简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商业游魂
安迪·沃霍尔北京展览海报。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厅,一组彩色肖像的画作前不断有观众停驻流连。已逝的好莱坞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自己恐怕也意想不到,在她的无数经典肖像中,由安迪·沃霍尔根据她1953年出演电影《尼亚加拉大瀑布》中的一幅剧照为蓝本所进行的波普艺术创作,半个多世纪之后依然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成为流行艺术的标志性作品。
这是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亚洲巡展的北京站。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安迪·沃霍尔博物馆馆长希纳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传达“名望转瞬即逝,唯有艺术才是永恒”的主题。
在艺术品市场,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作品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和拍卖品,他的作品往往以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成交。他是与毕加索同级的艺术品市场顶尖代表人物。2012年,他以3.8亿美元的年度成交额位居2012艺术家拍卖成绩排行榜首,将毕加索等人都拉下马来。
与艺术品市场公认的“越是稀缺的作品价值越高”这一惯常说法不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以“重复、重复再重复”为宗旨。对于他的作品,哈罗德·罗森伯格曾经戏谑地说:“麻木重复着的坎贝尔汤罐组成的柱子,就像一个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话。”
安迪·沃霍尔偏爱重复和复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他解释说,“我想这也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吧。”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复制品,他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他有意地在画中消除个性与感情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通过不同的色彩对比罗列出来,成为波普艺术的时代引领者。
安迪·沃霍尔作品,伊丽莎白·泰勒肖像。
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罐头盒、可口可乐瓶子、美钞、伊丽莎白·泰勒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单调、无聊地重复排列,被视为“传达出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上世纪30年代,安迪·沃霍尔成长于美国一个为生计奋斗的移民家庭,他的父母来自东欧,从小就鼓励和培养他的创造天赋。一开始,安迪·沃霍尔只是打算取得一个艺术教育的学位并且成为一名教师,随后他改变主意成为了一名职业插画师,在纽约为《魅力》等几家时尚杂志工作。一次,他带着作品集来到《时尚芭莎》杂志办公室,谁知拉开作品集拉链,蟑螂便爬了出来。这样的经历让安迪·沃霍尔感到羞辱不已。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让人们知道他的存在。
后来,他为一款鞋子所绘制的宣传插画取得了极大成功,很快就在纽约买下了他的第一所住宅,母亲也搬来与他同住。在50年代中期,他的年收入可达5万美元,在当年对于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高薪。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绘画,并且开始在报纸、广告、漫画和其他多种流行文化资源中寻找主题。正如保罗·塞尚拥有自己的招牌苹果一样,安迪·沃霍尔也有自己的招牌“金宝汤”。“金宝汤”是安迪·沃霍尔每餐必备的开胃菜,他总是强调自己20年来一直坚持吃“这东西”,从未间断过。他总是感慨,无论是王子还是庶民,无论是住在底特律大街还是威尼斯运河,汤的味道从来没有改变过。对于安迪·沃霍尔来说,“金宝汤”是对战后美国发展大规模生产精神的永不停歇的赞美诗。
上世纪70年代对于安迪·沃霍尔来说是一个极为精彩的时期,他在这段时间里不但创作了最富雄心的绘画作品和大量版画及摄影作品,还将他的工作室搬到百老汇860号一处更大的空间里,并开始创作他的“时间胶囊”盒子系列。他还开始用录音机记录与秘书派特·哈克特每日关于活动与花销的对话,这些关于他生活和所处时代的记录在他去世后作为《安迪·沃霍尔日记》出版。
1969年,安迪·沃霍尔创办了《访谈》杂志。这本杂志成为了当时的年代记录,并且将艺术、时装、电影、模特界和上流社会连接在一起。同时,安迪·沃霍尔的自我转型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他从穿皮衣皮裤的艺术家变身为穿西服打领带的商人,同时又依然保持着他前卫的姿态。在这个时期,他的摄影作品中记录了他众多的名人朋友,如杰奎琳·肯尼迪、时装设计师侯司顿、演员丽莎·明尼里、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等。
在完成了纸上艺术的多种尝试和冒险后,安迪·沃霍尔又把他的兴趣转向了影视,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了“安迪·沃霍尔电视秀”和“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两档电视节目。他将他的朋友和社会名流聚集在他周围,拍摄他感兴趣的人物和话题,这其中包括艺术、音乐、时装、电影、体育和上流社会中那些年轻、富有和大有前途的人们。在电视领域的深入探索,使得他获得了艺术生涯中最大范围的观众群。
安迪·沃霍尔曾说过:“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预测了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十年后,47岁的苏珊大妈凭借在《英国偶像》里的惊艳一唱,一夜之间风靡全球;20岁出头的李宇春站上《超级女声》的舞台,从一个默默无名的中国学生,成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亚洲偶像。这些超级偶像的诞生,接二连三地证实了沃霍尔的先见。
1982年,这位西方前卫艺术的超级明星以一名普通海外游客的身份,进入刚刚开放不久、对外面世界一片好奇却所知不多的中国。短短48小时里,他那头蓬乱的白发,那张瘦削冷峻的脸,与天安门、故宫、王府井、长城等典型的“中国符号”一起,留下一幅幅“到此一游”的照片。这也是他生前唯一一次来到中国。
除了商业和艺术创作之外,安迪·沃霍尔也把创作投向了生态公益领域。由于担心濒危动物的处境,安迪·沃霍尔创作了“濒危物种”系列,使用从报刊杂志上挑选出来的图像,制作了10张表现濒危物种的相片式丝网版画作品,包括大熊猫、秃鹰、西伯利亚虎等。整个系列在纽约自然博物馆和美国其他自然博物馆展出。沃霍尔将销售此系列作品的收入捐献给了多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在“最后的晚餐”及“缝合照片”(将多张一模一样的照片缝在一个格子里)两场展览展出一个月后,沃霍尔因为胆囊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意外离世,这个消息令城市黯然失色。“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离去了,随着那些确实的、离奇的、虚荣的与他相关的变迁、人物、事件,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突然失去了磁力。那一天是1987年2月22日。”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在他的回忆作品中写道。
不少服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都从沃霍尔所倡导的波普艺术中汲取能量。麦当娜2009年发行的精选集《Celebration》封面就深受沃霍尔影响,她将自己的照片修改成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图案,以此表明那颗愿永做全民偶像的心。安迪·沃霍尔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甚至成了眼下图像处理软件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滤镜,轻而易举就能让图片“沃霍尔化”,给人一种很酷的感觉。
尽管安迪·沃霍尔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交人物,在他去世后,许多事迹仍然让世人不能相信。他每天回到上东城的家中,和母亲住在一起,一只猫,两个菲律宾女佣,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他的家中,没有现代的器物,没有当代艺术品,只有路易时期的古典家具和古典油画。他疯狂购买的诸多东西中,古旧手表、珠宝首饰、杜尚的小便池、化妆品、玩具⋯⋯无奇不有,在他死后苏富比为他举行的专场拍卖中,许多包装是第一次被打开;每年圣诞节他一定在哈林区的一家教堂为穷人赊粥;每天早晨9点半,无论在何地,他都打电话给秘书,口述记下前一天发生的每件小事,从不间断,成为了一部详尽的个人生活史。
那是人们不熟悉的安迪·沃霍尔的世界,在那里空虚无聊但煞有介事。1987年2月14日,在他去世前一周,他在日记中写道:“做琐碎的事,很短的一天过去了,没有什么发生,我上街购物,回家电话聊天,如此,真是很短的一天。”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