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微电影的困惑与超越
公益微电影从关注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相对较短的时长内表现社会转型时期普通人所经历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心理冲突与抉择,探寻生命的意义、幸福的真谛,以强化人们的家庭伦理、社会公德与环境责任感。近两年来,微电影中诞生了一批诸如《疯子》《1分16秒》《爱无言》《把爱带回家》等比较优秀的公益微电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公益微电影已经发展成熟。由于受到播映时长、公益主题以及商业赞助等因素的局限,公益微电影尚需要从诉求对象的定位、题材选择、主题挖掘、情节设计、广告植入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处理。
不能让商业广告“绑架”了公益性
微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商业赞助,公益微电影同样需要商业加盟以助其可持续发展。广告植入是商业加盟公益微电影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实现制片方、商家、社会(观众)三方共赢的保障。然而,电影与广告还是有着相对明确的分野,被广告绑架了的“微电影”只能成为商业的奴隶。不适当的广告植入,哪怕只有几秒钟,都会导致受众潜在的逆反心理。基于当前媒体广告耗资巨大且收效甚微的现实,一些企业转向微电影以寻求突破,而且选择亲民性最强的公益微电影。然而,或许是这些企业对微电影的宣传效果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在公益性的故事讲述中植入了过多或过于直白的广告,微电影情节的设计因为要服务于特定产品的推销而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为植入而植入”,过于频繁或生硬的广告植入必将损害微电影的“电影性”,淡化其公益主题的感染性。为了带给观众完美的观影感受,微电影应该最大限度地淡化“商机”,将商业动机掩藏起来,要尽可能地给人以重公益而轻功利的印象,这就要求产品信息与品牌价值的植入要特别注重技巧。
微电影植入商业信息常见的方式主要有道具植入、台词植入、场景植入、音效植入、题材植入、剧情植入等,其中通过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内容达到宣传效果的“台词植入”,通过歌词、旋律以及画外音等暗示引导受众联想到特定品牌的“音效植入”,以及在场景中布置可以展示产品信息事物的“场景植入”,是公益微电影比较有效的广告植入方式。而对于某些知名品牌来说,片头或片尾简单地亮个相同样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因为剧情中没有任何“干扰”观众欣赏“电影”的广告因素,更能博得观众的好感。著名导演贾樟柯担任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是一部真实记录草根公益团队公益历程的网络微电影,主角都是联想集团支持过的草根公益团队负责人,影片采用纪录片的手法再现这些草根团队感人至深的公益之旅,呼吁大家勿以小爱而不为,爱心就应该从细微做起。影片分为三部,每部15分钟,除了出品单位与名称有比较显眼的“联想”字眼外,影片内容与商业广告并没有任何关联,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观众对于“联想”这一知名品牌的过目不忘。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